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海絲」建設推進南海區域合作

時間:2019-06-10 07:41:50來源:大公報

  圖:「2019范長江行動海南行」到訪南海博物館觀賞南海水下遺存\大公報記者何玫攝

  2013年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通過共建「海絲」,共同維護南海的和平穩定,共同致力於南海區域合作發展。隨着倡議實施,近年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貿易往來和資源合作開發不斷深化。「2019范長江行動海南行」香港傳媒學子5日走進海南東部的瓊海市,通過南海博物館的展品了解到,「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推進南海區域合作」不僅顯現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開發合作的潛力,也成為了帶動沿線國家友好合作的新引擎。 大公報實習記者 侯安然瓊海報道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位於海南省瓊海市,建築依憑地勢,分南北兩區,內為深藍色,置身其中仿若潛入深海。進入展館,大字醒目標識:「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推進南海區域合作。」此語既為歷史寫照,也是今日宗旨。館內逾7萬件藏品,品類豐富、陳設精美,包括歷代外銷瓷器、歷史標本文物、「華光礁Ⅰ號」沉船模型等,彰顯南海歷史之厚重、建設之系統與區域之合作。

  亙古亙今,南海始終是「海絲」的重要區域,是溝通中國與亞洲地區的特別紐帶。在南海博物館諸多陳列中,《海南省與東盟友城交往成果展》展覽處處顯示中國在南海基建與「海絲」周邊國家地區的經貿往來和合作成果。

  外貿五成經南海水道

  記者從展板中獲悉,貿易合作方面,西漢以降,隨着國人在南海生產活動愈加頻繁,「海絲」必經之黃金水道漸趨暢通,循此路徑,人們可前往印度、斯里蘭卡等地進行商業活動。館內琉璃、珍珠、玳瑁標本等展品,即是當時由「海絲」貿易而來。600多年前,鄭和七下西洋進行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到2017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27.7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超八成依賴海上航路,至少五成經南海。

  在資源開發領域,中國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主張共同開發南海資源,減少衝突,互惠互利。展板顯示,改革開放未幾,中國就開始與國外有關機構合作研究,先後與10餘國家近50家石油公司在南海區域進行地球物理勘探、地震普查。至1988年,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與德國地球科學與自然資源研究所,合作開展了南海地球科學聯合研究第58航次調查。2012年,中國石油總公司報告顯示,26個海上區塊可供外國公司進行合作,其中22個隸屬南海。

  戴VR眼鏡親歷南海美景

  此外,博物館還展示了生態環保、海灘救助等多方面合作,針對漁業開發過度現象,中國同東盟國家共同開發南海漁業合作機制,在多邊框架下成立了南海地區漁業資源合作開發與共同保護管理組織,更多次救起菲律賓等南海國家落水漁民。中國政府始終表示願意與同地區國家推進海上搜救合作,共同造福各國人民。

  南海博物館於2018年4月26日開門迎客,憑藉豐富藏品、精美陳設,生動展示了南海的人文歷史和自然生態。博物館還借助科技手段增加互動,如360o全景高清讓觀眾在實時錄影中看到三沙島上漁民在船中收拾東西;帶上VR眼鏡更能「親歷」千里之遙的南海之美。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