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2019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表示,有決心帶領香港在大灣區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中新社
25日,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及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出席「2019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並於「全球經濟中的粵港澳大灣區」環節致辭。林鄭月娥表示,香港具深度和流動性的資本市場,可提供私募基金直接融資或通過上市籌集資本的渠道,有助推動科技成果作商業應用。她說,有決心帶領香港在大灣區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大灣區不僅具備潛力成為東方硅谷,更可以成為同時具備硅谷和華爾街的城市群。\大公報記者 李理北京報道
林鄭月娥致辭時以全球經濟角度闡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特點,提到早前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大灣區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提到圍繞大灣區發展的三個「前所未有」,包括中央政府對大灣區發展的支持和重視程度前所未有、三地政府和社會各界參與的熱情前所未有,以及大灣區將在國家進一步改革開放中發揮前所未有的歷史性作用。
堅守「一國兩制」 善用金融優勢
「我有決心帶領香港在大灣區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林鄭月娥表示,香港會堅守「一國兩制」原則,並善用包括在金融方面的優勢。
她引述數據稱,金融業在2017年底佔香港經濟生產總值18.9%,根據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排名世界第三。香港有世界第五大IPO市場,去年募資金額達到360億美元,全球最大的百家銀行中有70家在香港有經營業務,香港在2017年管理的資產總額達到3.61萬億美元。受惠於內地緊密聯繫,香港成為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
林鄭月娥說,為抓住大灣區所帶來的機遇,香港採取了很多舉措,其中包括為創新科技公司和沒有盈利的科技公司制定新的上市制度,為滿足一定條件的離岸基金提供稅費減免,為在香港發行債券提供輔助,與盧森堡等落實基金互認,建立金融學院,培養本地和內地人才。
她表示,大灣區的《規劃綱要》訂下了建設國際金融樞紐的明確方向,以有序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大力發展特色金融產業。期待香港在實現這些目標方面發揮引領作用。
推動跨境跨學科合作
在《規劃綱要》特別強調在大灣區發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方面,林鄭月娥稱,香港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優勢在於,香港有排在全球前列的多所大學,香港科學園、數碼港具有強大的科技轉化能力,以及法治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和廣泛的國際聯繫。
林鄭月娥介紹,本屆政府在過去20個月推出了許多政策和項目,投入了約130億美元,以提高香港科技創新能力,並提供額外的稅務扣減以鼓勵私營企業投資研發。「雖然這些措施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取得實際成果,但樂見海外著名機構非常希望與我們本地大學合作,在科學園兩個分別有關生物科技以及人工智能和機械人技術的科技創新平台設立研究中心。」
林鄭月娥稱,過去幾個月本地大學與多所海外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香港特區這些工作將有助加速在大灣區內建設主要科技基礎建設,推動跨境和跨學科的合作研究項目,並將加強產、學、研的深度整合。她說,香港期待未來與廣東九個內地城市和澳門,以至和香港在推動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有共同願景的企業和機構緊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