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發現中國人群特有腫瘤克隆結構和演化模式

時間:2019-03-20 15:50:00來源:大公網

  中國人群特有腫瘤克隆結構和演化模式相關數據圖。(西安交大供圖)

  大公網3月20日訊(記者李陽波 西安報道)大數據驅動的腫瘤精准診療是惡性腫瘤研究和臨床診療中划時代的革命性突破,由此帶動的腫瘤診療創新層出不窮,使得越來越多的癌症患者重獲新生。記者3月20日從西安交通大學獲悉,該校科研人員近日發現了中國人群特有腫瘤克隆結構和演化模式,這一研究成果不僅打破了美英等國長期在該領域的壟斷,同時也有效幫助解決了腫瘤精准診療臨床應用中的「卡脖子」問題。該研究成果3月18日發表于世界權威期刊《自然-通訊》雜誌。

  有效解決腫瘤精准診療「卡脖子」問題

  據介紹,大數據指導腫瘤精准診療不僅是臨床應用中的「卡脖子」問題,由於其計算複雜性,也是近年來國際學術研究的前沿和熱點,長期為美英等國壟斷,缺少中國聲音。在長期研究的基礎上,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生物信息計算團隊近日提出了一套適用於中國人群的腫瘤大數據精准診療模型,突破了多組學數據融合的技術難點和多靶標聯合分型的計算瓶頸。不僅在克隆結構相對複雜的腎癌大數據中成功應用,首次繪製出腎癌細胞演化的分子特徵的數據畫像,復現出其中保留的腫瘤細胞演化中內源性、外源性因素交互作用的歷史痕跡。同時亦首創了基於複雜克隆模式下分子演化時序路徑的預測模型,實現了預測腫瘤免疫微環境、患者生存期、臨床預后等的預測,並由此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生物醫學發現。

  

相關研究數據圖(西安交大供圖)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特別指出,該研究集中整理了公開數據庫中的大隊列海量數據,系統地分析比較了中國人、日本人與歐美人的體細胞突變特徵圖譜,深入挖掘了體細胞突變特徵與遺傳風險圖譜的交互作用,首次在大數據中觀測到不同人群在腫瘤演化的不同階段可能也受到不同內源性因素推動的關鍵證據。該研究提示,中國人群呈現出特有的腫瘤克隆結構和演化模式,不宜在臨床診療實踐盲從基於歐美人大數據獲得的決策標準。

  據悉,精准診療的基礎是大數據精細化挖掘和大數據決策支持模型。能不能設計出先進的、適用於中國人群基因特點的數據挖掘方法和決策模型,不僅關乎腫瘤診療的大批高精尖技術能不能真正有效的服務市場、服務人民,更關乎中國能否在攻克癌症這個事關國計民生、人類健康的戰略領域,及其帶動的全周期健康管理、大健康產業發展和國際競爭中搶佔先機。正因為如此,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和規範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將其列為全面深化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的五大重點任務之一。有關專家表示,西安交大此次發布的科研成果,不僅給廣大病患帶來福音,同時亦將在深化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工作中發揮巨大作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