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博物館(何花 攝
大公網12月19日訊(記者 何花)穿過時光長廊,坐着90年代的綠皮火車,來到90年代的普通家庭,牆上掛着舊日歷,看看94年版電視劇《三國演義》,瞬間回到舊時光。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的「時光博物館」展覽深圳站12月18-25日開啟。5大主題展館為普通民眾展現了80、90年代普通家庭常用的舊物件,當年風靡大街小巷的影視作品、流行音樂,以及早年來深圳的奮鬥者們所熟悉的工廠招聘、城中村、和各種基礎設施建設場景等攝影作品,吸引許多市民來此懷舊。
5大展區展示生活變化
展覽入口的年代街角區域,還原了早期來深圳的奮鬥者們熟悉的城中村場景;時光雜貨舖里,舊時的樟木箱子、大白兔奶糖等零食讓人們回味起昔日物質並不十分豐富的80年代;奇妙時空屋展現了90年代普通深圳家庭的場景,擁擠的客廳,簡單的廚房讓民眾重溫起全家齊聚的溫馨;時光號列車以首批赴深圳務工者所乘坐的綠皮火車為原型,還原初代「新移民」們的夢想之旅。
劉女士帶兒子看自己小時候的玩具跳跳蛙(何花 攝
展覽中,還特別設立了聲音博物館。在聲音博物館里陳列了一幅特殊的深圳聲音地圖,遊客點擊圖上的不同坐標就能聽到深圳不同時間不同區域的代表聲,如早上8:10分南澳碼頭的汽笛、下午3點茂業百貨的喧騰等。此外,在「時光郵局」內,參觀者還可以用明信片寫給未來的自己,暢想下一個十年的生活。展館內還展出了反映改革開放40年間深圳市民生活變遷的老照片,用視覺與聽覺為遊客還原了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的變化。
參觀民眾感慨今昔對比
「我們小時候用的很多物件都展出了,西遊記小人書、錄音機、大白兔奶糖還有黑白電視機。這次展覽真的很接地氣,讓人一下好像穿越回去了。孩子也特別感興趣。」出生於1978年的劉女士是改革開放的同齡人。聽說此次展覽之后,她特地帶了自己4歲的兒子來參觀,讓兒子體驗自己小時候玩的跳跳蛙,擦臉護膚的雪花膏等。回味起從前,她也不禁感嘆如今的物質生活豐富,品種多樣,流行趨勢變化快。體驗過舊式綠皮火車之后,許多小朋友都紛紛表示,現在的高鐵設施完善,乘坐非常方便。
參觀者觀看模擬的舊時電視機畫面,其中有三國演義、編輯部的故事、還珠格格等舊時影視作品。(何花 攝
來自英國的Andy來深圳工作十年了,娶了中國太太。此次,他特別帶了自己的太太和女兒來這裏參觀。「來到中國之前,對中國了解並不深,也不知道什么是中國的改革開放。這次展覽中,把普通人的80年代的生活完整呈現了,今昔對比,我才更能理解中國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