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大陸將進一步開放市場,台商將獲得更多商機/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蔣煌基報道:被稱為對台交流窗口和「試驗田」的福建廈門,10日下午對外發布「廈門版惠台措施60條」。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貫徹落實中央各部委的「惠台31條」外,「廈門版惠台措施60條」中,更有33條創新惠台舉措具有鮮明廈門特色。廈門台商協會會長吳家瑩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廈門惠台60條』是『惠台31條』的高度延伸,讓所有台胞可以在廈門更好地生活、發展。」
設立企業可用美元註冊
廈門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深化廈台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涵蓋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台胞在廈門學習實習、就業創業以及居住生活共5方面內容,旨在為台胞在廈門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廈門居民同等待遇,以及促進台資企業在廈門更好更快發展。例如,台資企業和台灣同胞在廈門設立企業時可以選擇使用美元或人民幣作為註冊資本金,在廈門經營活動中可以享有內資企業待遇(第7條);對無法識別、讀取台胞證信息的系統設備限期進行完善升級,實現電子台胞證在廈門與大陸居民身份證同等使用(第45條);鼓勵台灣同胞在廈門擔任調解員、仲裁員、陪審員、緩刑考察員、執行監督員、檢察聯絡員、法律顧問等(第49條);台灣同胞在廈門居住期間參照廈門居民標準,可以個人身份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第53條)等。
廈門惠台措施中,「台資企業和台灣同胞在廈門設立企業時可以選擇使用美元或人民幣作為註冊資本金」最令吳家瑩感到欣喜。吳家瑩表示,目前青年人來大陸創業,或者是台企要增資,因為蔡英文政府的重重設卡,直接從台灣匯資金過來存在困難。 「現在廈門優先開放了美元註冊,大幅度開放了尺度,讓台灣青年人到大陸創業的路更加寬廣。」吳家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