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世界首例 神經疾病模型豬誕生

時間:2018-03-31 03:16:05來源:大公網

  圖:廣東科學家團隊利用「基因剪輯」+「複製技術」,培育世界首例「亨廷頓舞蹈症」模型豬  網絡圖片

  世界首例神經疾病基因模型豬在廣東誕生,柏金遜、阿爾茨海默等神經疾病的藥物研製有望突破瓶頸。廣東科學家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首次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和體細胞核複製技術,成功培育出亨廷頓舞蹈病基因敲入模型豬。這項研究30日於國際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Cell》刊載。團隊成員表示,「舞蹈症」模型小豬可精準地模擬出人類神經退行性疾病,可用於幹細胞治療等手段的臨床前評價,最終造福人類。/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廣州報道

  亨廷頓舞蹈病、柏金遜、阿爾茨海默等神經疾病一直困擾着人們。然而傳統研究的動物模型在測試相關藥物時作用不大。為此,廣東科學家團隊展開研究並最終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神經疾病基因敲入豬。該研究論文共同通訊作者為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教授李曉江、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賴良學、美國Emory大學教授李世華。

  李曉江表示,亨廷頓舞蹈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隨着年齡增長就會產生,並呈可遺傳、漸進性地發展。然而,由於缺乏合適的動物模型進行藥物篩選,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他坦言,過去表達突變基因的小鼠模型,並不能表現出像病人腦中的重要病理特徵,如典型神經細胞死亡等。「許多有治療效果的藥物在小鼠模型中有效,在臨床上對病人往往無效。」

  此次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立功的是小豬。與傳統實驗室的小鼠不同,豬的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等都與人的情況極其相似。不過,最初敲入突變基因的豬模型不易存活,無法傳代。

  基因「敲入豬」遺傳「舞蹈症」

  團隊後來大膽嘗試基因編輯技術,用基因「剪刀」CRISPR/Cas9技術,將人突變的亨廷頓基因插入到豬的相關基因表達框中。

  敲入突變基因後,下一步利用複製技術培育出帶有突變基因的新生豬,能夠成功關鍵還看實驗進展。負責此項實驗工作的閻森先後篩選了上千個細胞,才挑出確定帶有突變基因且狀態最好的細胞。隨後,團隊運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進行複製,將這細胞放入卵母細胞中,複製出帶突變基因的新生豬。

  加速免疫缺陷病新藥研發

  新生豬歷經五個月的觀察後,出現運動障礙等漸進性發病症狀。新生豬身體狀態不好,在團隊的呵護下,新生豬產下的第一代小豬終於出生。李曉江說,第一代小豬能夠模擬亨廷頓病患者在大腦紋狀體的神經元選擇性死亡的典型病理特徵,在行為上也表現出類似亨廷頓病「舞蹈樣」的異常行為,顯示這些小豬後代已穩定地遺傳了亨廷頓病症。

  團隊表示,神經疾病基因「敲入豬」的成功,長遠將促進針對阿爾茨海默病、柏金遜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腫瘤、代謝性疾病的新藥研發進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