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展出的「空天飛機」模型 /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據中通社報道:中國目前正在研製一種用於天地往返運輸並可重複使用的「空天飛機」─「騰雲工程」,這種「空天飛機」既能夠載人、也能把衛星等航天器送到太空。這種飛行器可實現在地面機場水平起飛。
央視6日報道,載人時,「空天飛機」可用於太空旅遊、航天員運送等,將為乘客提供舒適的太空往返飛行體驗;運貨時,可用於發射各類衛星、空間站貨物補給、太空應急救援等,可為用戶提供按需,及時、廉價的航天發射服務。
可用於發射衛星空間站補給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院長張紅文介紹指,這個工程技術難度非常大,也是着眼航天新一代和未來發展的項目,現在主要是在前期的技術研發階段。張紅文指,「空天飛機」能從普通機場起飛,把航天器運送到軌道上,將為航天運輸方式帶來革命。
中國新聞網等媒體報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計劃在2025年完成「騰雲工程」的關鍵技術攻關,2030年完成技術驗證試飛。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科技發展部部長助理戴江勇表示:「在某種程度上,它與正在開發的超高聲速飛行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這一領域,如果說過去我們一直是追隨美國的腳步,那麼目前我們已經在部分方面開始了創新。」
戴江勇早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騰雲工程」涵蓋多項關鍵技術,包括結構和熱防護、氣動外形設計、組合動力系統等。其中,組合動力系統將實現:飛行器起飛時,使用低速性能最高的航空渦輪發動機;達到一定速度後,改用適應在大氣層內高速飛行的衝壓發動機;到達臨近空間,再用火箭發動機進入太空。
此外,張紅文還透露,中國還正在研發能夠在臨近空間構建空中局域網的利用太陽能無人機。臨近空間是指距離地面20到100公里的空域,在這個高度上,太陽能無人機憑藉機動性強、滯空時間長等優勢,能提供不受區域限制的網絡或通信接入服務,並可擴展應用於圖像遙感、氣象觀測等不同應用方向。
研建太陽能無人機區域網
張紅文介紹說,這種太陽能無人機覆蓋的範圍沒有衛星大,但它離地面更近,無論是監視也好通信也好,都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當在臨近空間,它能夠實現月級、年級存在的時候,就會帶來非常大的應用價值。目前太陽能無人機正在進行科研試飛,預計今年底到明年初將能夠在局部領域開展示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