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日前在北京召開,廣東捷報頻傳。統計顯示,廣東省共有38項牽頭及合作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由第一完成人牽頭完成特等獎1項,參與完成特等獎1項,牽頭完成一等獎1項,實現了廣東牽頭完成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零的突破」。
近年來,廣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戰略和經濟結構調整的總抓手,部署實施了一系列具體舉措,開創了全省發展的新局面。同時,必須清醒認識到,廣東創新發展只是剛剛開了個好頭。實現高質量發展,破解廣東發展深層次結構性問題,最根本的是要轉換發展動力,實現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從跟隨式發展向引領型發展的轉變。全省上下要牢牢扭住建設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這一中央賦予廣東創新發展的總定位,充分發揮市場化程度高、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強的優勢,聚焦產業發展、突出科技支撐、強化技術轉化,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根本的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要針對廣東實際,把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作為創新發展最重要的平台載體,集聚高水平創新資源,做好區域協同創新文章;要以打造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為抓手,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力爭到2050年把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成國際一流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形成有利於創新的體制機制。針對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省委、省政府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法規、文件,不斷完善促進創新發展的政策體系。全省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運用好這些政策機制,推動科技與產業、市場、資本高效對接,構建有利於各類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的創新生態,營造有利於創新的良好制度環境,激發全省創新活力。
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