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如今一批又一批心懷夢想的香港學子赴內地求學創業/資料圖片
對十九大後的新時代,香港有何機遇的話題,余家鴻認為,中央始終高度重視香港發展,這一點在十九大報告中體現得十分明顯。未來,香港應抓住「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寶貴契機,乘勢而上。
余家鴻表示,在「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熱烈響應的背景下,香港不但可以在金融和貿易領域扮演「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在文創產業、專業服務和創新等方面,香港的軟實力亦可作出重要貢獻。此外,「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發展總體布局的重大規劃,香港應該充分發揮金融業優勢,與深圳的高科技、澳門的展覽與休閒業等形成錯位發展,構築更加互補的產業結構。
「如今香港周邊的經濟體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劃,唯獨香港缺少產業規劃。」余家鴻說,香港長期以來倚重「無形之手」,讓具有生命力的產業自己生發出來,但與之相應的是幾十年前香港周邊發展相對落後的大背景。如今形勢已變,周邊經濟體都在謀劃經濟藍圖,因此香港也應該認真反思,努力尋求「不干預」理念與「產業規劃」思路之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