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1月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歡迎儀式,歡迎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中新社
【大公報訊】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10日盤點了美國總統特朗普中國之行成果。報道稱,雖然特朗普訪華期間,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會談,中美公司也簽訂了約值2535億美元的貿易協定,但縱觀中美關係棋局,中國佔據了貿易、台灣、人權、南海四個方面問題的主動,美國僅在朝鮮問題上佔優。
BBC指,特朗普過去經常批評中美之間的「不公平」貿易,聲言要消除兩國間的貿易逆差。他在北京期間也有提及這個問題,但補上了一句:他「不會怪責中國」。
特朗普訪華期間,中美公司簽訂了約值2535億美元的貿易協定。但BBC指,雖然這些貿易協議內容涵蓋能源、農業、航空等多個領域,但這些協議大部分是無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尚未能肯定這些協議能否真正幫助美國企業。故此,在貿易方面,似乎中方先拔頭籌,把棋子推到特朗普的地盤裏。
美對台立場繼續軟化
對於台灣問題,新華社引述特朗普的話說,他與習近平會面期間告訴對方,美國政府將堅持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如果屬實,特朗普這個說法顯示他在台灣問題的立場上繼續軟化。
在人權方面,特朗普似乎沒有計劃什麼樣的攻勢。隨特朗普出訪中國的美國國務卿蒂勒森介紹中美領導人會談時,指他們在人權問題上「坦誠交流」,但沒有具體說明。
至於朝鮮問題,BBC認為,特朗普在這方面扳回了一局,帶領自己的棋子回到中方的地盤裏。
特朗普指中國可以「簡單快捷」地解決朝鮮問題,認為習近平身為中國領導人,要做的事,很快便能辦妥。早前他訪問韓國期間,也警告朝鮮說:不要低估美國,也不要試探美國。而中方在同一議題上,只是重申:雙方要全面嚴格執行聯合國的協議,也要通過對話解決核問題。
南海問題曾經被指是特朗普訪問亞洲的一項重點議題,但特朗普訪華期間雙方的注意力似乎都集中在其他地方。蒂勒森說中美領導人在南海問題上「坦誠交流」。中國外交部也發出聲明,兩位領導人都支持維護南海和平與穩定,也支持按國際法保護各國在南海自由航行的權利。
BBC認為,這比奧巴馬在這個問題的態度要溫和得多。奧巴馬去年9月訪問中國前夕,警告中國不可以在南海「展示實力」。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李保東早前指,南海問題並不在在越南舉行的亞太經貿合作組織會議的議程上。因此,雙方領導人似乎不會再就這個議題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