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5日,圖為商務部部長鍾山(中)、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右)、王炳南共同啟動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倒計時一周年/中新社
【大公報訊】《人民日報》6日刊登署名商務部部長鍾山,題為《新時代 新平台 新實踐─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把握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重大意義》的文章指出,2017年5月,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宣布,中國將從2018年起舉辦國際進口博覽會。這是黨中央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一項重大決策,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一個重大舉措。辦好國際進口博覽會,既是中共對全球發展的重大貢獻,也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在需要。
文章表示,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國際進口博覽會由中國主辦,全球各國參與,廣邀國內外採購商與會,是一個「買全球、賣全球」的開放性平台,充分體現了中國支持多邊貿易體制、發展自由貿易的一貫立場,明確釋放了反對保護主義、建設和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積極信號。
十九大報告提出,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國際進口博覽會不僅提供貨物和服務交易,而且承載了國家形象展示、全球性重大問題探討等多重功能,是一個國際合作的綜合性公共平台。
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展是人類基本權利。舉辦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一方面,鼓勵其他國家分享中國發展紅利。另一方面,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參與並融入全球化進程。
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通過舉辦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以更積極的姿態向全球擴大市場開放,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發展開放型經濟,從加快自身開放向推動全球共同開放轉變。
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國際進口博覽會有利於在全球範圍內促進生產要素自由流動、資源優化配置,實現供銷對接。舉辦國際進口博覽會,通過進口中間品、引進先進技術、標準和管理經驗,提升國內企業的創新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