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深圳新一版城市總體規劃加強與《香港2030+》規劃的對接。圖為深圳灣 大公報記者毛麗娟攝
深圳市政府10月3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啟動新版城市規劃即《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編制工作。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總規劃師羅彥介紹,該規劃將拓展深港合作領域、與香港共同深度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沿線港口、產業園區和新城建設,強化與泛珠地區的交通聯繫,共建粵港澳大灣區,與港共同拓展海上絲路沿線國家經貿機遇。總規劃還將着眼港澳青年北上就業、創業的背景,加強與《香港2030+》規劃的對接。
大公報記者毛麗娟深圳報道
今年9月住建部下發新一版城市總體規劃編制試點的指導意見,深圳市被確定為全國15個試點城市之一。此次深圳開展新一輪總體規劃正是為了適應國家戰略新變化,謀劃更高城市目標和定位。
引領深莞惠經濟圈發展
區域合作方面,將從過去的功能外溢轉向協同共建。深圳市規劃與國土資源委員會副主任薛峰表示,將拓展深港合作領域,與香港探討並共同深度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推進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強化與泛珠地區,特別是珠江西岸的交通聯繫,強化國家經濟中心城市功能,優化現代服務業和高端製造業等核心職能;探索區域協作機制創新和區域基礎設施供給側改革,引領深莞惠經濟圈(3+2)發展,優化大都市圈空間格局。
羅彥介紹,深港關係已經從過去的製造業合作走向了現在的創新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深港產業合作在深圳新一輪總規劃中備受關注,而粵港澳大灣區恰恰是最直接的區域協調平台。他指,深港合作正從「前店後廠」向創新服務的模式發展,前海合作區、河套地區的創新科技園都是兩地服務業合作深入的象徵,兩地未來在創新產業和研發上進一步合作是大勢所趨。
空間關係上,隨着未來深中通道建設,珠江口灣區通道打通,深圳區域腹地將進一步得到拓展。羅彥介紹,深圳未來配置資源,將參照國際大都市發展經驗,在50公里範圍內配置深圳作為都市圈核心城市發展所需要的資源。此外,推動深圳東進戰略,推進區域協調,更高水平主持深汕特別合作區建設。
合作拓至港深核心地帶
去年10月,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公布《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簡稱《香港2030+》),為香港跨越2030年的規劃、土地、基建發展以及建設環境的塑造提供初步概念。
羅彥透露,深港區域合作將不僅僅是在交界地區,還會拓展到兩地城市核心地帶。在空間布局上,深圳新版城市規劃將加強與《香港2030+》規劃的對接。
深圳西部有南山蛇口半島、有寶安區,港深西部快軌將實現南山前海與香港的無縫銜接,帶動港深西部發展軸的發展,主線將從前海通往香港西鐵,支線通往香港機場,建成後,從前海到香港將15分鐘可到達。另外,香港新界與深圳河沿線的交通也將更加優化,而深圳東部的沙頭角、坪山也將建設東部大通道,與香港對接。
他並指,總體規劃還將考慮配置港澳人士到內地就業的空間,滿足港澳年輕人北上就業、創業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