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代表在「黨代表通道」接受採訪/新華社
18日早上7點30分,隨着航天員景海鵬率先步入「黨代表通道」,共有19名來自基層一線的十九大代表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接受中外媒體的採訪。中共黨代會,首次以這樣的模式向媒體提供採訪平台。
事實上,全國「兩會」期間的「部長通道」也是採用這樣的現場直面方式。兩個「通道」都顯示出對媒體的開放態度,但與「高大上」的部長們相比,「黨代表通道」更「接地氣」。來自基層的代表們,用樸實的回答、專業的解讀,向中外媒體講述自己眼中的十九大。
塔吉克族姑娘米日姑麗.艾克米汗,佤族黑珍珠楊娜,維吾爾族的吾布力喀斯木.買吐送,藏族的次仁巴珍,這些身着民族服裝的年輕代表,用並不流利的普通話講述着自己不平凡的故事。他們曾在高原山區進行艱苦的醫護工作,也曾奔走村寨從事民族文化保護。
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工人李萬君,航空工業西飛的女「工匠」薛瑩是來自基層的工人代表。雖然他們的工作是看起來並不起眼的焊接、鉚接,卻是中國高鐵、C919大客機的重要一環。
這些來自基層的代表,並不經常出現在媒體尤其是境外媒體面前。此次通過「黨代表通道」的平台,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被更多人熟知,也令記者在大會中感受到不一樣的感動。
(記者 劉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