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國產航母裝導彈 最快12月海試

時間:2017-09-10 03:15:59來源:大公網

  圖:首艘國產航母進入武器安裝環節,其中航母左舷武器平台已裝好一部疑為海紅旗-10的近防導彈系統/大公報記者宋偉攝

  備受矚目的首艘國產航母全面進入武器安裝環節。9日,記者在舾裝現場看到,航母左舷武器平台已裝好一部疑為海紅旗-10的近防導彈系統,艦尾也出現類似裝置;甲板部分,兩個短距輕載起飛點、一個長距重載起飛點的擋焰板均安裝完畢;而艦島再次搭起腳手架並開盾(在艦島上切開用以嵌入雷達的方孔),清晰可見內部有技術人員施工,料不久後即可吊裝相控陣雷達。按進度分析,該艦最快於12月進入最後海試階段,並有望在2018年底前交付海軍。/大公報記者宋偉大連報道

  自八月下旬起,航母進行了長達十餘天之久的錨鏈排水試驗。今日所見,錨鏈排水已暫停,圍繞航母四周,海面出現不少橘紅色浮漂和圍擋。儘管時值周末,但午後仍有大量工人登艦開工。左舷武器平台,首部安裝完畢的近防導彈系統被銀色防雨布包裹,在陽光下格外顯眼。

  伴隨近防導彈亮相國產航母,其艦載武器的安裝將全面展開。參考正在服役的遼寧艦武器配置情況,左舷、艦尾兩側各配18聯裝紅旗-10近程防空導彈;右舷、艦尾兩側各配近防炮;艦身兩側則安裝24管干擾彈和12管反潛火箭發射裝置。

  今次亮相國產航母的海紅旗-10導彈系統,由國產FL3000N程防空導彈系統發展而來,採用雙模導引體制,具有強大的反導作戰能力,屬於艦載自衛防禦導彈體系。目前,裝備中國海軍的海紅旗-10導彈系統有三種不同的發射裝置,24管型裝備在052D型驅逐艦上,18管型裝備於「遼寧」號航母,而最小的8管型則裝備在056型輕型護衛艦上。

  型號002 建造周期快近半

  此前,首艘國產航母研製總指揮胡一鳴表示,國產航母的動力系統測試已經接近尾聲,將在九月開始繫泊試驗。這意味着國產航母發展即將進入最為關鍵的階段。8月15日,中船重工董事長胡問鳴到大連造船廠檢查航母工程後,該廠官網發布消息並配發相關會議照片,照片背景板顯示,正在舾裝的首艘國產航母型號為002號,並非此前網傳的001A號,這也許是官方首次披露國產航母型號。但不久後該照片被撤下替換。

  首艘國產航母從開建到下水,僅用不到26個月,比國外同類型航母建造周期縮短近一半。而下水短短五個月,航母將進入繫泊試驗,以此進度分析,今年12月即可進入最後的海試階段。

  或比預計提早一年以上交付

  儘管12月份已進入中國北方的冬季,但由於大連是天然不凍港,一般情況下不會影響船舶進出港口。記者查詢發現,遼寧艦服役前曾於2011年12月20日至29日進行為期9天的第三次海試,故航母冬季出海不應存在受海冰困擾的問題。有傳媒引述不具名的消息人士稱,若進展順利,首艘國產航母有望最早在2018年底前交付海軍,比此前航母下水時外界普遍預期的2020年前後提早至少一年以上。針對有媒體質疑國產航母工期縮短,會不會出現「帶病服役」現象,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表示,中國首艘國產航母按計劃穩步進行,目前正在進行系統設備調試和舾裝施工,並將全面開展繫泊試驗,會按計劃交付海軍服役。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