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在山東省沂源縣一玻璃製品企業,工人在整理準備出口烏克蘭的玻璃瓶\新華社
【大公報訊】據中新社報道:「一帶一路」建設將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帶來哪些機遇?7日在北京發布的報告《生力軍的進擊:中國民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生力軍,在該倡議實施推進過程中,中國民營企業地位和作用將不斷上升。
該報告由國觀智庫和財新傳媒共同發布。報告認為,在「一帶一路」經貿合作中,民企對市場經濟的偏好有利於在相關建設中堅持市場規律、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有利於推動包括民企在內的多元化市場主體參與其中,有利於為各類市場主體創造平等競爭環境。
另一方面,民企已成為境外代表中國的重要群體。通過在當地的經營行為,中國民企為東道國稅收、就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闡述了中國對外投資秉承的務實合作和互利互惠原則,起到了同東道國民眾增信釋疑、擴大交流的目的。
不過報告亦提醒,中國民企在「一帶一路」沿線開展投資合作仍面臨一定挑戰。從外部看,部分沿線國家經濟基礎薄弱、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給企業投資經營帶來不確定性;從內部看,部分民企自身對外投資、資金運作和資本管理能力存在短板。
對此,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建議,在相關項目推進過程中要維持金融的參與力度,並着重吸引國際金融機構參與混合貸款,實現跨機構、綜合性貸款投入,從而分散風險,保障投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