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芒康善妙之地 漢藏交流門戶

時間:2017-09-07 03:16:29來源:大公網

  圖:進藏第一湖泊──莽措湖

  西藏昌都市芒康縣,位於川滇藏交界處,橫斷山脈腹地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並流」區域。芒康,藏語意為「善妙之地」,是「茶馬古道」進入西藏的第一站,也是西藏聯繫西南諸省的東南門戶,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穿越芒康。芒康現今還保留着千年的古鹽田、150年前建的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歲月和文化的沉淀猶如古酒,越陳越香。」文、圖:大公報記者 和向紅 譚旻煦

  從雲南香格里拉前行三小時,即可到達滇藏線進入西藏的第一站:芒康縣鹽井鄉。經過1300多年,當地民眾賴以生存的3000多塊鹽田仍靜靜矗立在奔騰的瀾滄江沿岸。

  古法晾曬桃花雪花鹽

  鹽井鄉,因特產井鹽而得名,其漢文地名最早出現在公元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古時這裏是「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現在是國道214線的必經之路。「茶馬古道」運輸的大宗重要物資「桃花鹽」和「雪花鹽」就產自這裏。

  鹽民們現今仍使用着最原始和傳統的曬鹽方式:把滷水井中的滷水倒進鹽田,在太陽下蒸發水分,留下白花花的鹽。瀾滄江西岸地勢低緩,鹽田用紅黏土墊底,曬出來的鹽帶有泥土的紫紅色,被稱作「桃花鹽」。東岸地勢較窄,不用墊底,產出的鹽為純白色,稱作「雪花鹽」。當地的村民稱,桃花鹽具有殺菌功效,適合用來泡腳;而雪花鹽可食用,是醃製食品的上乘之料。

  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

  芒康有一座天主教堂,於1865年由法國傳教士鄧得亮神父創建,是目前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當時,西藏政教合一,不允許其他教派進入。傳說鄧得亮神父用一牛皮地、一牛角水智取了教堂的地皮和水源。至今,當地80%以上的群眾都信奉天主教,每周做禮拜,念譯成藏文的《聖經》。教堂的建築風格兼具藏漢建築之精華、西洋建築之長,由當地藏族神父主持。對於來西藏旅遊的遊客來說,身着藏服做禮拜的場景也只有在芒康可以見到。

  在雪山腳下泡溫泉,也可在芒康體驗到。地處瀾滄江峽谷地帶的曲孜卡鄉,有水量大小不同的108眼溫泉,水溫在20到80攝氏度之間。在溫泉中抬頭,便能看到美麗的達美擁雪山。達美擁雪山是芒康縣境內最高的山峰,海拔達6434米。

  除了這些,芒康境內還有着藏傳佛教着名寧瑪派高僧的修煉之地、第一世喇嘛德慶江措創建的寺院─尼果寺、滇金絲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拉山、文成公主廟,以及種滿天然桃樹的世外桃源覺龍桃花溝……走進芒康,讓人不知不覺中流連忘返。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