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演兵場上,身穿火箭軍迷彩服的官兵進行戰前宣誓 資料圖片
東風浩蕩驚寰宇,神劍出鞘揚軍威。近日,火箭軍多支導彈勁旅跨區機動開赴大漠戈壁、東北密林、沿海之濱,在各「戰場」擺兵布陣,開展密集的實戰化演練,新型導彈亦在演練中初綻鋒芒。有評論人士預測,將到來的中國解放軍建軍90周年紀念日,火箭軍這支最年輕「老王牌」軍種將全方位和系統化展示武器及軍力。火箭軍正通過無預告戰備、隨機抽點發射,循環滾動值班、常年備戰機制,跨區駐訓、實彈發射、紅藍對抗、戰役演習等多種機制和方式逐步形成以「隨時能戰、準時發射、有效毀傷」為核心的戰略能力,隨時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臨戰狀態,鍛造出一支支具有「王牌」「底牌」作用的「撒手鐧」部隊。
201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自為火箭軍授旗並致訓詞,要求「火箭軍全體官兵要把握火箭軍的職能定位和使命任務,增強可信可靠的核威懾和核反擊能力,加強中遠程精確打擊力量建設,增強戰略制衡能力。」自此,中國解放軍最年輕的軍種火箭軍正式組建成立,「第二炮兵部隊」成為這支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的曾用名。雖是最年輕軍種,確是解放軍的「老王牌」,「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戰略軍種、建設強大的現代化火箭軍」成為火箭軍強軍目標。
循環值班常年備戰
由「兵」變「軍」,戰略導彈部隊如何開啟新征程?強化抓建為戰、抓訓備戰的思想觀念,把工作「準星」始終對準打仗的「靶心」是火箭軍做出的答案。記者隨官方組織的採訪團前往火箭軍營地,「我們能打仗嗎?我們能打勝仗嗎?」的大標牌不只被設在營地最醒目位置,同時出現在軍營每名士兵筆記本上,出現在每一場班會上。從導彈軍營到深山陣地,從火箭軍首長到最基層士兵,火箭軍每一個人都參加「火箭軍距離打贏還有多遠,火箭軍打勝仗是不是托底」的大討論。
「隨時能戰、準時發射、有效毀傷」是火箭軍戰略能力的核心標準。如何實現這一標準要求?火箭軍有關負責人介紹,火箭軍有多種訓練機制和方式,圍繞戰略導彈高狀態值班、常規導彈隨時能戰等「四個常態化」專攻精練,建立循環滾動值班、常年備戰機制,全面推開無預告戰備拉動和隨機抽點發射,持續開展高戒備值班作戰指揮、平戰轉換、快打快撤等針對性訓練。此外,火箭軍常年組織跨區駐訓、實彈發射、紅藍對抗、戰役演習等。
「以作戰的方式訓練、以訓練的方式作戰」是火箭軍練兵法則。「要鍛造出具有『王牌』『底牌』作用的『撒手鐧』部隊,就要多練,而且是實戰化標準演練。」火箭軍相關負責人介紹,被譽為「磨刀石」的火箭軍某訓練基地,一年四季都瀰漫硝煙,一支支導彈部隊輪番進場,在精心設計的危局、難局、險局中,不斷尋找短板,磨礪打仗真功。某基地「導彈發射先鋒營」從難從嚴施訓,從營長到士兵,互為對手互相提高,逐個號位逐個環節過篩子,不把問題留到未來戰場,執行新型導彈發射任務打出最佳精度。
練突擊攻防 拓全域戰力
據悉,火箭軍常態開展部隊戰備拉動和作戰流程檢驗演練。近年來先後組織40餘次重大演訓任務,與戰區、軍種聯手,展開突擊攻防、聯合行動30多場次,發射導彈數百發,採集各類作戰訓練數據百萬餘條,探索形成了一批訓法戰法創新成果。冠名為「天劍」的系列演習,僅去年以來,就組織數十場實彈發射、戰役演習,發射各型導彈近百發;多次與戰區、海軍、空軍聯手,展開突擊攻防聯合行動,在對抗中提升全域作戰能力,推動火箭軍戰略能力躍升。
目前,火箭軍導彈旅100%組織過紅藍對抗演練、全部具備獨立發射能力,擔負戰備值班部隊全時保持高度戒備狀態,發射單元彈在架上、隨時待發,接令即打。專家表示,火箭軍已經逐步形成「隨時能戰、準時發射、有效毀傷」為核心的戰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