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滬九直通車自1997年5月19日開行至今已20年/資料圖片
1997年5月19日,隨着上海至香港九龍列車正式投入運營,滬港兩地從此架起了直通「橋樑」,長達1991公里的鐵道線,將璀璨的「東方明珠」與美麗的「東方之珠」緊緊地連在了一起。20年來,滬港列車(滬九直通車)已安全運行1380萬公里,運送旅客逾172萬人次。滬港列車工會主席柴贇鋒對記者說,「滬港列車就像一條紐帶,緊緊聯繫着內地與香港,我們不僅是服務者,更是見證者,列車拉近的是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大公報記者 倪夢璟
滬港列車於香港回歸前正式啟動,全程1991公里,途經浙江省、湖南省、廣東省,目前全程運行時間19小時16分,由上海鐵路局上海客運段擔當,與京九、廣九直通車同為從內地城市駛入香港九龍的直達列車。
一碗生日麵常讓乘客驚喜
談及滬港列車20年來的變化,柴贇鋒笑道「這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完的。」他介紹,為了給兩地旅客有着更好的體驗,滬港列車不斷升級服務體驗,硬卧從全開放式改成半封閉式以增加私人空間;改裝座位空間從而增加殘障人士使用衛生間的便利;免費提供衣架、保險箱;部分包間增設獨立衛生間……目前,列車已由最初的「綠皮車」進化成為直供電空調列車,還實現了WIFI全覆蓋,行車時間也由最初的27個多小時,縮短至19小時左右。
不過,在柴贇鋒看來,能夠真正讓乘客感受良好還需用心的服務。「無論內地人還是香港人,第一次踏上旅程的時候可能都會有不踏實、有陌生感,但我們希望用心為旅客解除不安。」微笑、主動交流、定期舉辦互動活動、隨時注意乘客所需,這些暖心的「小事情」在列車上經常發生。此外,幫助老年乘客更換下鋪,為小朋友講解安全事項,為乘客準備生日長壽麵也成為乘務組的習慣。滬港列車一組列車長李喆說,有好幾次,乘客自己都記不得當天生日了,但列車員在登記乘客信息時會留意到,因此,奉上一碗長壽麵常常讓乘客驚喜不已。
特設「配菜員」靚餸暢銷20年
其實,在2003年以前,滬港列車並不能算真正「直通」,當時所有赴港乘客須在東莞下車辦理出入境手續,還要將所有行李全部搬下車廂,多有不便。經過多方努力,從2003年10月1日起,乘坐滬港列車的出入境旅客只需在上海站辦理出入境手續,真正實現「一站式檢驗」。2006年,滬港列車還推出了團體優惠以及淡季優惠,折扣高達50%。2008年,列車年載客量突破12萬人次。
滬港列車上還有一個特殊的角色讓許多乘客在旅途也能得到味蕾滿足,那就是「配菜員」。據介紹,配菜員需要根據乘客用餐訂單,提前將食材獨立分裝備用,以節省時間。「這個職位可能真的只有我們才有,獨一無二。」柴贇鋒表示,由於餐車炒菜從來不做「大鍋飯」,一些特色食品的需求量又大,為了保證品質和時效,「配菜員」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員。
再看列車的菜單,水晶蝦仁、東坡肉、西湖醋魚……粵菜、本幫菜應有盡有。記者了解到,這些明星菜品每天都很快售罄,餐車也像食肆一樣要「翻桌」。
餐車菜品如此受歡迎,從列車開行就一直擔任廚師長的苗仕明可謂功不可沒。柴贇鋒透露,苗師傅經常在休息天,帶着餐車廚師、炊事員到粵菜館、本幫菜館向大廚朋友討教廚藝。20年來,餐車菜品的質量大大提升,但售價卻幾乎沒變,1997年賣58元人民幣的水晶蝦仁現在仍保持原價,「我們發現很多港人乘客也希望多嘗試內地菜品,所以還在不斷研發新品,希望能讓旅客嘗到不同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