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整合資源 發展珠三角港口

時間:2017-05-04 03:16:24來源:大公網

  圖:荷蘭畫家紐荷夫筆下的十七世紀廣州貿易盛況

  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海上交通大動脈,在漢武帝時期開闢的航線,標誌着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端。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在唐朝與南洋和波斯灣地區的定期航線中,有一條航線叫「廣州通海夷道」,它從廣州起航,途經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長共1.4萬公里,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國際航線。18、19世紀的廣州是全世界最大的通商口岸,世界從黃埔港進入中國,中國從這裏走向世界。

  今日的廣州將着力建設國際航運、航空、科技創新三大戰略樞紐,港口,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廣州港地處中國南大門,處於幾乎貫通泛珠江經濟區域的珠江的入海口,是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域的出口通道和中國最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之一。在2016年全球前十大主要港口中,2016年廣州港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別排在第六位、第七位。

  據介紹,廣州港今年將深入挖掘水產、郵輪、客運、遊艇等資源,着力打造華南地區全國水產品交易中心,完善南沙三期郵輪業務配套服務,配合推動南沙郵輪母港項目建設,力爭新開闢2條郵輪航線等。未來廣東還將進一步整合珠江口港口資源,完善廣州、深圳、珠海的現代化功能,形成與香港分工明確、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珠江三角洲港口群體。

(記者 黃寶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