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五通」方案引領國際合作

時間:2017-04-30 03:16:09來源:大公網

  如果用一個詞概括「一帶一路」的內涵,最應該提及的便是「互聯互通」。當今世界,是更加開放、包容,還是走向封閉、極端?這是21世紀的世紀之問。中國對此給出了這樣的答案:世界是通的─中國提出了以「五通」為內容的互聯互通方案,同時,這也是「一帶一路」的精髓所在。

  一是政策溝通。通過加強友好對話與磋商,各國可以共商經濟發展戰略和對策,求同存異,消除政策壁壘和其他人為的合作屏障,協商制定推進區域合作的規劃和措施,以政策、法律和國際協議為經濟融合保駕護航。二是設施聯通。設施聯通主要包括四大類:交通基礎設施、口岸基礎設施、能源基礎設施、跨境光纜等通信幹線網絡。三是貿易暢通。各方應該就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問題進行探討並作出適當安排,消除貿易壁壘,降低貿易和投資成本,提高區域經濟循環速度和質量,實現互利共贏。四是資金融通。如果各國在經常項下和資本項下實現本幣兌換和結算,就可以大大降低資金流通成本,增強抵禦金融風險能力,提高本地區經濟的國際競爭力。五是民心相通。「一帶一路」建設需弘揚睦鄰友好的合作精神,在教育、青年、文化、旅遊等領域,深入開展人文合作,以文化交流推動包容開放理念的形成和擴散,促進文化交融,促成文化認同感,為深化合作提供內在動力。

  上述「五通」內涵被量化為「五通指數」,為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推進「五通」建設指明了路徑。以「五通」推全球化與全球治理,體現「一帶一路」的中國擔當。

  中醫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當今世界的國內治理與全球治理難題,多體現「不通」之痛。當今世界的發展情勢表明,「五通」承載着經濟發展、全球治理、全球化的希望。即將迎來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為此做下註腳。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