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國超算人 追夢三十年

時間:2017-01-03 03:16:22來源:大公網

  圖:在上月的美國鹽湖城舉行的國際超算大會上,中科院軟件所研究員楊超(左四)及其團隊上台領取「戈登貝爾獎」/網絡圖片

  「在我上學的時候,它曾經遙遠得就像一個夢。」想起上月在美國鹽湖城舉行的國際超算大會(SC16)上,自己上台領取被認為是超算應用領域諾貝爾獎的「戈登貝爾獎」,中科院軟件所研究員楊超笑稱自己當時「傻裏傻氣」的。當天,他與清華大學副教授薛巍等人的聯合團隊憑藉在「神威.太湖之光」上運行的「千萬核可擴展大氣動力學全隱式模擬」應用折桂,實現了我國高性能計算應用成果在最高獎項上零的突破!有人說2016年是中國的「超算年」,但鮮少有人知道中國超算人這三十年背後的付出。/ 大公報記者 周 琳

  八月的無錫,酷暑難耐,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的機房溫度高達38度。從2011年確立衝獎以來,楊超已經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家。和他一起工作的,還有團隊成員薛巍以及另兩個項目負責人——北大教授陳一峰、海洋局趙偉。

  這不是楊超第一次衝獎,中國超算的應用戰一打就是九年。2007年,楊超在國外訪問時初次開展面向大氣模擬的高性能算法和軟件研究,從那時開始他就確認以此作為重要研究方向。2011年,他先後遇到了薛巍等人,幾人一拍即合結成合作小組,決定於2012年全力衝獎。

  可惜的是,那次楊超並沒有入圍。彼時中國的超級計算機硬件技術第一次取得突破——天河一號登榜世界速度第一。「一方面我們準備得不充分,另一方面,中國超算的硬件水平剛在國際上獲得承認,應用上的認可可能需要時間。」

  有賴超算硬件不斷提升

  據了解,這次得獎的難度之大超乎想像。大氣模擬應用的未知數有七千億個而且時刻在變化。求解出的點越多就越精密,分辨率就越高,也就可以預測更為精準的天氣變化趨勢。

  中國超算後發制人

  在楊超眼中,這次獲獎與超算硬件不斷佔領高地密切相關。「硬件搭好台,軟件才能唱出戲。從曙光系列、聯想深騰系列,天河一號、二號再到神威.太湖之光,我們這些人是跟着中國超級計算機一起成長的。正是因為中國超算硬件的不斷提升,我們才能磨煉出這樣的技術。」

  近30年來,「戈登貝爾獎」一直被美國和日本壟斷。楊超坦言,我們不得不承認國際上的大型計算機研製已經發展很多年了,他們有歷史積累,但是中國也有後發優勢。

  至於中國超算在國際的水平到底如何?楊超認為,從硬件水平上,中國超算質量和數量上已經是世界前列和美國並駕齊驅。但超算是一個綜合的考察,在應用上仍需要時間。下一步他們要把大氣模擬等應用繼續推進下去,讓「應用」跟上甚至影響硬件「速度」的發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