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粵建省級食品產業預警平台

時間:2016-11-10 03:16:39來源:大公網

  圖:廣東食品安全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圖為市民在商場購物\大公報記者方俊明攝

  【大公報訊】記者方俊明廣州報道:作為內地食品生產、消費和出口大省,廣東目前正加快建設省級食品產業預警平台。廣東省食品行業協會9日透露,該平台將集預警信息收集發布、風險防範、標準數據庫等功能於一身,擬設A、B、C三等級預警。

  目前,廣東是全國最大的醬油、糖果蜜餞、月餅的生產和出口地區,也是全國最大的養殖水產品生產和出口省區之一;但廣東同時也是全國遭受貿易摩擦影響最嚴重的省份,而且食企大部分為中小微型企業,主動規避食品安全問題的意識較為薄弱,並缺乏相應的能力和措施。對此,廣東省食品行業協會9日正式公布《廣東省食品醫藥產業預警平台建設方案》(下稱《方案》)。

  《方案》指出,廣東將建設省級食品產業預警平台,按照食品行業分類,系統全面地收集匯總廣東食企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譬如美國、歐盟、加拿大、日本等發達國家食品的技術法規標準、貿易壁壘等最新動態信息;國內外食品安全事件、隱患和風險預警信息等。

  《方案》明確,廣東食品產業預警分為:預警信息採信、分析評估、信息發布、應急響應4大步驟。其中,根據採集預警信息對廣東食品產業及企業影響程度分為A、B、C三個等級。其中,A級指容易造成重大或區域性的食品安全事件。

  五年增200食藥原料基地

  據了解,為了促進食藥行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到2020年,廣東將新建200個以上的農副產品或中藥材原料基地,全省的產品合格率穩定在95%以上;培育1000個食品品牌和300個醫藥名牌產品,全省傳統食品行業的各個分行業的代表企業至少擁有三名以上專業的食品感官鑒評師或食品製作工藝師。力爭5年內在包括港澳在內的全國重點城市設立100家以上廣東手信和特色食品展銷中心,並在國外設立50個涼茶及特色產品品牌展示中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