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加拿大老人返川續「熊貓情緣」

時間:2016-11-09 03:16:36來源:大公網

  圖:「CS的孩子」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門前與當地學生合影

  8日,一行來自加拿大的17位老人齊聚四川成都,再續78年前在這裏結下的「熊貓情緣」。「1932年我出生在成都,上世紀30年代中葉父親拍了一張照片,就是我和妹妹抱着那隻在華西壩生活過的熊貓潘多拉。感謝大家讓我有機會再次回到四川,見到熊貓。」84歲的黃瑪麗有些激動地說。和黃瑪麗一起回來的銀髮老人中,其中年紀最大的93歲,最小的也有58歲。他們自稱是「CS的孩子」,一到四川就連連說着「我們回家了」。」文、圖:大公報記者 向芸

  100多年前,黃瑪麗的祖父啟爾德帶着新婚妻子,自願作為一名醫學傳教士前往四川,開拓華西教區。和啟爾德一樣的一批加拿大人,不遠萬里來到成都,開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興學、行醫生涯。

  當年,由加拿大、美國和英國教會在成都創辦的華西協和大學校園內,有一所專為外籍教職人員子女開辦的成都「加拿大」學校(Canadian School),因此這些外籍教職人員子女都自稱為「CS的孩子」。

  據悉,1938年,華西協合大學收到紐約動物協會的請求,「希望得到一隻熊貓幼仔。」負責此事的華西協合大學生物教授丁克生立即給山裏的狩獵人寫了信。此後丁克生的夫人親自到灌縣(現都江堰市)的大山中帶回一隻活潑可愛的大熊貓幼仔,並飼養在華西壩,取名為潘多拉。

  大熊貓潘多拉在華西壩生活了3個月,與「CS的孩子」結下了深厚的情緣。「圓滾滾的『潘多拉』總是很調皮,就像生活在成都熊貓基地的這些大熊貓一樣,喜歡爬到很高的地方,我們總是需要搬梯子爬上去才能把它抱回來,但也逗得我們開心地哈哈大笑!」黃瑪麗笑着回憶道,她表示,這次回來希望能向全世界人民講述中國是如何採取措施保護這些可愛的熊貓。

  「每當『潘多拉』在草坪上玩耍時,成都市民都會蜂擁而至,甚至鄰省的官吏也會來一睹『潘多拉』的呆萌可愛,一時間,『來華西壩看大熊貓』成了成都的新民風。我們生活在華西壩的人可是倍受羨慕呢。」陸瑛惠老人說。

  多倫多聚會憶四川時光

  作為70多年前就與大熊貓有過親密接觸的人,這些「CS的孩子」可謂是世界上資格最老的大熊貓粉絲。後來,隨着學校的關閉,他們陸續離開了成都華西壩。為了保住這份對成都、對中國的感情,他們在多倫多發起聚會,回憶在四川的美好童年時光,並由後代傳承下來,延續至今已有第四代。

  今年83歲的費麗斯14歲離開中國後,曾回來過4次,每次都有回家的感覺。「我們的父輩在四川非常努力地為這裡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在他們的觀念裏,我們來這裏就是為了和中國人民生活在一起。今天的旅行最為特殊,分享也很有意義,甚至會成為我這輩子最重要的記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