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孫琳北京報道:5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駱越方國研究》成果在中央民族大學發布。前後歷經八年時間完成的《駱越方國研究》以詳盡的田野調查材料和歷史古籍記載材料以及考古歷史文物遺存為依據,通過《漢書》《史記》《逸周書》的歷史文獻研究、考古出土文物認定、現存地名研究、開發東西兩條海上絲綢之路四個方面,論證了中國「壯侗語族民族」(包括壯、侗、布依、黎、傣、水、毛南等民族)的共同祖先駱越人,建立起中國嶺南地方政權「駱越方國」,並根據中央王朝的指令,開發和管理嶺南和南海。
該項成果同時印證了嶺南和南海與中原自古以來就是血脈相連的統一體的歷史事實。該項目負責人、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梁庭望教授介紹說,駱越方國建立於商代中後期,其政治中心在今廣西南寧市範圍及周邊,其地域還包括了南海的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等中國島礁及相關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