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自拍桿」伴星一號拍攝的中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中新網
【大公報訊】綜合央視網、北京晚報報道:由中國科學院研製的天宮二號伴隨衛星「伴星一號」於23日7時31分從天宮二號上釋放,成功回傳首批圖像300多幅。在釋放過程中,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利用手持攝像機從艙內拍攝到了伴隨衛星從天宮二號下方百米之外掠過的視頻。據悉,此次伴星有三大任務需要完成,高精度軌道控制是任務成敗的關鍵因素。
過去,大家能看到的天宮影像只有局部,但是這一次,天宮二號還帶了一個無線遙控「自拍桿」。有了它,天宮二號就能輕鬆地給自己和神舟十一號飛船拍合影了。這件自拍神器就是天宮二號伴隨衛星,名字叫伴星一號,體重約47公斤,尺寸相當於一台打印機,具備高效軌道控制、靈活姿態指向、智能任務序列處理和天地測控通信高速數傳的能力。相比神舟七號伴隨衛星,該衛星體積更小、能力更強,具有高集成度、用途廣的特點,屬於新一代先進微小衛星。此次伴星一號回傳的首批圖像共有300多幅,全部來自衛星上搭載的一台紅外魚眼相機。在釋放過程中,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利用手持攝像機從艙內拍攝到了伴隨衛星從天宮二號下方百米之外掠過的視頻。
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伴星型號總師兼總指揮陳宏宇介紹,伴星一號上面裝了兩台相機,一個是可見光相機,是2500萬,跟現在主流的商用數碼相機差不多,另外一個是紅外相機,通過這兩個相機就可以對大型航天器進行監視,故障檢測等。
伴星通過陽光獲得能量
據悉,伴星是一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衛星。它可以通過太陽光獲得能量,靠複雜的機械運動調整自己的姿態和飛行軌跡,甚至還能通過增加不同的模塊,完成不同的功能,這樣的微小衛星,其實也正在成為中國航天技術突破的新方向。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軌道室研究員李革非介紹,伴星一號跟隨天宮二號一同進入太空,作為一名攝影師,它要完成三大任務,「一項就是伴星要對這個組合體進行飛越觀測。第二項任務是相對組合體或者是天宮,跟它相距一定的位置,然後進行一些駐留的這種試驗。第三個任務,就是因為伴星在釋放過程當中,會有這個飛行安全的問題。那麼進行這個安全規避,也是它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一個任務。」
對於一個攝影師來說,這三個任務聽起來並不難。但是在太空中,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飛船組合體是處在高速飛行過程中,要想給它們拍一張清楚的照片並不那麼容易,所以就要依靠高精度的軌道控制。
李革非表示,僅飛越觀測這一項任務,就需要6次軌道控制才能完成。而想要完成3項任務,軌道控制次數就要成倍的增加。此外,在這顆小衛星在脫離天宮二號以後,還要精確計算衛星、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和神舟十一號飛船之間的距離,避免一個不小心發生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