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北京新機場主航站樓仍在建設中/大公報記者孫琳攝
位於北京市南端大興區與河北廊坊市交界處的北京新機場日前首次公布了內部結構、配套交通等具體規劃設計方案。北京新機場建設指揮部指揮長助理、新聞發言人朱文欣表示,截至今年9月底,新機場主航站樓混凝土工程量已完成60%以上,五個指廊的主體結構將於2017年3月完工。到2019年,新機場將建成通航,屆時,從北京南三環出發,半個小時即可抵達。/大公報記者孫琳北京報道
北京新機場航站樓的造型寓意「鳳凰展翅」,從中心區分別向東北、東南、中南、西南、西北五個方向設置五個指廊,與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形成「龍鳳呈祥」的雙樞紐格局。記者在現場看到,目前北京新機場航站樓主體結構已悄悄「沖」出地面,預計2017年3月完工,工作區工程也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至明年年底,鳳凰開屏的造型也將「現雛形」。
1小時可抵天津唐山
之所以這樣設計,朱文欣解釋說,是為了最大程度的節省時間,未來旅客從航站樓中心到最遠端登機口步行距離不超600米,步行時間僅需不到8分鐘。而候機空間將兼顧室內室外環境,五條指廊端部分別以絲園、茶園、瓷園、田園和中國園為主題,打造中國園林候機體驗。
朱文欣還對媒體介紹了未來北京新機場「五縱兩橫」綜合交通樞紐,將有一條時速120公里的新機場快線從北京南三環出發,半個小時便可達到。未來,從這裏,旅客1小時左右可通達天津、唐山、保定等城市,2小時左右可通達石家莊、秦皇島、濟南等城市,3小時左右可通達太原、鄭州、瀋陽等城市。
朱文欣表示,北京新機場首次將軌道站台與航站樓一體化設計,將與高鐵、地鐵「零換乘」,真正實現無縫銜接。「這給乘客一種一直處在同一個建築物內的感受,乘客從地鐵列車下來,上到地下一層就到了航站樓,只需要走五六十米就能夠辦理值機。」
2025年吞吐量7200萬人次
此外,新機場建設的4條跑道採用「三縱一橫」全向構型,在國內尚屬首次,為空管運行提供了多種可行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北京地區緊張的空域資源。據了解,新機場遠期規劃旅客吞吐量1億人次以上,本期按照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萬人次、飛機起降量62萬架次。目前,包括中國南方航空、中國東方航空在內的天合聯盟已確定全部遷至北京新機場,南航、東航各佔百分之四十,而包括中國國航在內的星空聯盟則將留守現有的首都機場,至於港龍、國泰所屬的寰宇一家則還未有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