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菲比斯在里約奧運會上不經意「代言」的拔火罐,引爆了內地青年體驗傳統中醫熱/美聯社
【大公報記者 方俊明、張寶峰】美國游泳名將菲比斯在里約奧運會收穫他的第23枚奧運金牌,完美謝幕;全世界在驚嘆這一空前神跡之餘,還齊刷刷地將目光對準他身上一個個「圓斑」──火罐印。菲比斯不經意「代言」的拔火罐,引爆了內地青年體驗傳統中醫熱。同時,隨着中醫文化在海外的影響力擴大,越來越多的境外學生到內地學習中醫。
「最近『IT男』及手機不離手的年輕『低頭族』前來拔罐、推拿及針灸等增多。」廣東省中醫院傳統療法中心主任陳秀華透露,隨着近年中醫文化在海外的影響力逐漸變大,前來診治的外國人逐年增多。
在廣州工作的吳佳是經常對着電腦工作的IT男,大學畢業不到一年就經常肩頸背痛。他近日受「飛魚」菲比斯影響,也來中醫院體驗了一把拔火罐,「拔火罐後,感覺全身都輕鬆了。」
「這次看到菲比斯拔火罐,真讓我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沒想到擁有專業訓練體系的頂尖運動員也這麼信奉傳統醫學。」在北京中關村上班的姜先生表示,自己脖頸和腰椎都有不少小毛病,接下來打算去試試火罐、按摩等中醫療法。
「最近菲比斯的『拔罐』紅印,在奧運會上掀起一片拔罐熱,可見這有數千年歷史的中醫傳統拔罐療法,已為很多外國人所認同及肯定。」陳秀華表示,拔火罐僅是中醫療法的滄海一粟,其他還包括推拿、針灸、沐足、中藥熏蒸、刮痧、放血等。
陳秀華稱,慕名前來廣州接受中醫治療的外國人,也從以往集中在肩頸背痛,逐漸擴大到糖尿病、心臟病、皮膚病等病種。她說,曾經有位29歲沙特阿拉伯高位截癱青年,因雙下肢肌肉萎縮而無法站立行走,後經過中藥湯劑、針灸、正骨推拿手法等中醫療法,一個多月後自己能翻身下床、站立、扶持下可行走。
「走出去」需結合現代醫學
而隨着中醫文化在海外的影響力逐漸變大,也吸引越來越多境外學生到內地學習中醫技術。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康復臨床醫學院教授易瑋透露,目前該校便有3000多名留學生,其中70%學習針灸、推拿等中醫專業。
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小楊表示,雖然現在很多人拿現代科學質疑中醫,但這並未影響中醫的發展,屠呦呦院士發現青蒿素並獲得諾貝爾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我認為,雖然西方醫學仍是當今主導,但它也不是萬能的,在很多方面,中醫都是能發揮獨特的甚至無可取代的作用。」
傳統中醫繼承人、方氏頭皮針第三代傳人周達君,曾屢次到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培訓臨床醫生,也體驗到如今中醫在外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不過,易瑋坦言,中醫要想真正的「走出去」,首先要找到與現代醫學的結合點,用現代醫學的語言來讓世界更多地了解和認識中醫,在療效得到廣泛認可的前提下再傳遞中醫的理論體系和治療思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