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甘肅涇川王母宮石窟/大公報實習記者劉曉月攝
【大公報訊】實習記者蔣婷平涼報道:古絲路興盛時期,甘肅東西兩端出現了遙相呼應的兩座佛城,西出陽關是敦煌,東望長安是涇川。今年2月,涇川「百里石窟長廊」項目獲批世界銀行文化遺產保護二期項目貸款,未來有望分流敦煌莫高窟遊客量,使其有「休養生息」的機會。
「百里石窟長廊」見證了佛教文化在西北發展演變,長廊由王母宮石窟、羅漢洞石窟等大型石窟群組成,最早的石窟雕塑始於北魏,有的石窟內遺留有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墨色壁畫及詩文。但不少石窟因長年疏於保護而破敗不堪,修復石窟本體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涇川縣博物館館長魏海峰介紹,敦煌石窟數十年所積累的先進保護技術和管理經驗,或將幫助石窟長廊重現當年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