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港生在紀念館向遇難同胞敬獻白花\大公報攝
【大公報訊】記者田雯、倪夢璟南京報道:在被譽為「金陵律寺」之冠的南京靜海寺紀念館內,港生重溫了中華民族600年興衰歷史。在這裏,他們參觀了《南京條約》議約復原場景和史料陳列館,聆聽了鄭和下西洋的傳奇故事……
1842年8月,英軍兵臨南京城下,脅迫清政府在靜海寺內四次議約,並於8月29日在英艦「康華麗」號上簽定了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即中英《南京條約》,共13款,其中規定「割香港島給英國」。
該館館長蘇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處境點接待的香港遊客佔比很大,「因為《南京條約》當年就是在這裏議約,我們有復原的場景,還有詳細的史實資料,可能有些香港同胞並不了解全部的經過,到這裏來看一看,割讓香港島的歷史會更加清楚,他們會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裏。」
香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的李諾晞亦有同感,她說,在教科書裏看過簽訂《南京條約》時的繪圖,「但不知道發生地是在靜海寺這裏,對香港年輕人來說,到這裏參觀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