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京杭大運河\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孫琳北京報道:「十三五」時期北京文化中心建設展望新聞發布會2日在京召開。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於平在回答大公報記者有關提問時表示,「十三五」期間京津冀將統籌推動長城文化帶、運河文化帶和西山文化帶的建設,2020年實現京杭大運河北京通州、河北香河、天津武清段正式通航。
大運河由「京杭大運河」與「隋唐大運河」和「浙東運河」組成,2014年6月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北京段大運河由昌平至通州途經六區,近40處大運河的遺產,南新倉、什剎海等10處點、段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通惠河北京舊城段、通惠河通州段所含5處運河水工遺存,玉河故道、澄清上閘等列為世界遺產點段。
於平表示,「十三五」期間將通過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使大運河的遺產管理與展示系列初步建立起來,完成大運河保護的規劃具體內容,北京通州區將結合城市副中心建設來開展大運河保護,充分利用運河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了使歷史文化與行政副中心交相輝映,將歷史元素充分融入行政副中心建設,就加強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實施「一線、三城、四區、多點」的規劃格局。另外,加強運河沿線城市合作。以京津冀保護運河倡議書為紐帶,2020年實現京杭大運河通州─香河─武清段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