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同六大國際經濟組織的負責人進行「1+6」圓桌對話。讓六大主要國際經濟組織主要負責人齊聚一堂,這對中國來說是第一次,對全球來說,也是第一次。分析人士稱,世行、IMF、WTO等六大機構是國際上最主要的經濟機構,當前世界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問題不是單方面的,全球經濟復甦脆弱,又遇英國脫歐等特殊國際事件,中國作為全球經濟增長最主要的發動機之一,在此時將大家聚集一起,是要共商對策。
將成常態化溝通模式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王躍生指出,中國政府與六大主要國際經濟金融機構負責人坐在一起進行會談,應該是各方的共同意願。
王躍生分析說,世行、IMF、WTO等六大機構都是國際上最主要的經濟機構,而當前全球經濟復甦脆弱,又遇到英國脫歐等特殊國際事件,中國作為全球經濟增長最主要的發動機之一,在這樣的情況下,需要跟這些國際機構的負責人協調下相關政策。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表示,中國領導人一次會見6個國際組織機構的領導人,尤其是經濟方面上的,這在以前是不敢想像的,可現在成了一種現實。這說明現在中國經濟政策的制定,無論是加速還是穩定或是回調,都對世界經濟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
張軍表示,一個國家領導人能同時跟六個國際組織進行會晤,這在以前是較為少見的。他相信這種模式會成為中國與全球市場溝通的常態化溝通模式,很有可能成為一種機制與新渠道。
為杭州G20峰會做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李克強此番與6大主要國際經濟金融機構負責人集體會晤,距離秋季杭州G20峰會不到一個半月。王躍生分析說,中國在促進全球經濟復甦上正在做兩手準備,這次「1+6」圓桌對話會是一手,即跟主要的國際經濟機構領導人會晤,協調全球經濟政策。另一手就是在G20峰會上跟全球主要經濟體進行協調。
張軍指出,現階段,中國政府與全球投資與金融市場的溝通機制還不像美聯儲那樣健全,中方也希望通過這種與國際組織機構領導人的會晤,間接地與全球投資市場溝通。
(澎湃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