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航天品種在育苗大棚裏成長
【大公報訊】記者方俊明江門報道:自1987年利用第九顆返回式衛星首次搭載植物種子進行試驗,中國航天農業發展了近30年,居世界先進水平,是目前全球極少數成功進行了衛星或宇宙飛船搭載的太空育種研究的國家之一。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方面的數據,目前中國已擁有通過航天搭載的農作物9大類693個品系,選育成功益變育種材料近萬份,其中經省級審定的可推廣種植的航天蔬菜新品種30個左右。下一階段工作重點將選擇農業基礎較好的城市或重點城市周邊逐步鋪開「太空農莊」,力爭每個農莊建成集航天育種種植、航天文化科普、航天設施體驗為主題的綜合性農業示範園。
據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最新部署,將重點推動以「航天誘變育種聯合實驗室」為主要形式的聯合研發體系、以「航天農業示範園」(太空農莊)為主要載體的市場轉化平台建設。目前該集團已在內蒙古、蘭州、合肥、湖南、深圳等地建立12個示範園,在甘肅、北京、河北、四川等地建立10個產業化基地。
據有關數據,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種子需求國之一,但在內地種業市場中,約80%的市場份額被外資企業瓜分。因此,航天育種等創新技術,對提高育種質量,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興育種研究領域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