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300米科普長廊育非凡「太空菜」

時間:2016-07-19 03:16:36來源:大公網

  圖:廣東藍海科技農業公司董事長黃海燕在查看航天朝天椒的生長情況

  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七號日前順利發射升空,一同飛天的還有來自廣東江門、寧夏、西藏等地的農作物種子,助推中國航天育種騰飛。其中,有重達398克的菜心、朝天椒、辣木等多個品種的種子來自位於廣東省江門地區的首個航天育種院士工作站。300多米「中國航天科普長廊」、與眾不同的瓜果……記者近日走訪了該航天育種示範基地,一探這個已培育了20多個「太空米」、「太空菜」品種基地背後的故事。/文、圖:大公報記者 方俊明

  江門航天育種示範基地位於「中國航空之父」馮如故里恩平牛江鎮,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與廣東藍海科技農業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盛夏中的基地一派田園風光,300多米「中國航天科普長廊」甚為惹眼。除了育苗大棚內各式的「奇花異草」外,還有一批特殊的「天外來客」:這些蔬菜的植株與普通的看不出有什麼差別,但瓜果身長、體型、顏色與眾不同,這些「客人」就是基地正在試種的「太空菜」。

  「基地一期建設投入逾1000萬元(人民幣,下同),已培育了辣椒、番茄、花生、水稻等20多個航天品種。」廣東藍海科技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海燕表示,目前豆角、茄瓜、小南瓜、青瓜等較多品種已有成品,其中豆角經過基地試種測算,產量比普通豆角增產30%。「不僅增產,航天品種還可提前上市,這對菜農來說,價格上會有很大優勢」。

  基地從去年起開始試種航天育種水稻,從播種到收成耗時約4個月,全程採用有機種植方式。黃海燕說:「『太空稻』生長期的表現情況比一般水稻品種優越,主要體現在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上較強,而且結穗率亦更高。根據稱重結果,『太空稻』畝產達到1003斤,比一般優質稻增產近40%。」

  黃海燕坦言,現時航天育種基地在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搞科研的多,推廣、種植的少,推廣種植是一件辛苦的事。「在我們基地,為『太空菜』、『太空稻』等找到了落地生根的『腳』。這次我們搭載長征七號飛天的種子,主要選派了恩平菜心、辣椒和辣木等,因為這些農作物與老百姓生活、與本地乃至全國農業生產息息相關」。

  對於航天育種技術,黃海燕稱,種子從太空返回後,還要通過現代農業技術的選育,從農作物生長、產量、抗病性、成熟期、採收期等多方面觀察,淘汰不好的性狀,保留優秀的性狀,從而培育出優良的種子。「經過示範基地種植試驗後,通過合作社、公司+示範基地+農戶的方式,把適合本地種植的品種加以推廣。」她對航天育種的前景充滿信心,「航天品種最大的特點是高產、優質、早熟、抗病,基地擬3年內將『太空菜』種植面積推廣達1萬畝以上,並斥資3000多萬元籌建一個集科研、產銷、鄉村旅遊服務於一體的立體種養基地」。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