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興能源光伏地面電站是中巴經濟走廊優先實施項目之一 資料圖片
今年兩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把「一帶一路」產能合作列為新一年工作重點,並倡議企業作為主體先行。6月初,國家發改委外資司副司長吳紅亮透露,正在編製的《「十三五」國際產能合作規劃》將於年內出台,「為企業走出去、開展服務提供指南和指引。」
煉化工業爭當「國家名片」
商務部的數據顯示,今年1-4月,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相關的60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1401份,新簽合同額311.2億美元。
在推進「一帶一路」的過程中,高鐵、核電被稱為代表中國先進製造業的兩張「國家名片」。今年兩會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曹湘洪等中國能源化工領域的12名院士和5名專家聯名上書中央,提出將中國煉油化工技術及裝備作為製造業的第三張「國家名片」向國際社會推介。中國石化科技部主任謝在庫介紹,煉化工業是中國真正掌握了核心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少數幾個產業之一,一些先進技術已經出口國外多年,可以說是「中國製造的典範」。將中國煉化製造技術作為新的「國家名片」推向世界,提升中國煉化工業的國際競爭力,「既有底氣,也非常必要」。
謝在庫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煉化裝置都比較舊,技術與中國比相對落後,這為中國先進的煉油化工技術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轉移提供了機會。 (記者 譚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