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10位中國科學之星簡介

時間:2016-06-22 03:16:16來源:大公網

  葉玉如

  現任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副主任、分子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等。葉玉如致力於培訓同時具有臨床醫學和研究技能的人才,並在中國正在開展的一項大型腦計劃中的承擔重要角色。

  付巧妹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她帶隊繪出冰河時代歐亞人群遺傳譜圖,古DNA解密現代人起源,或將改寫亞洲第一個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歷史。

  顏 寧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她觀察到了蛋白質在原子層面是如何工作的,這項工作難度極大。

  陳吉寧

  現任中國環保部部長,被外界認為「提升了政府確保地方政府和企業遵循污染和工業發展規範的力度,加強環境評估與監測透明度」。

  高彩霞

  現任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她的實驗室最先在農作物上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解決了小麥基因工程編輯難題。

  崔維成

  中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5000米海試現場海試副總指揮,三位試航員之一。現任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負責研製11000米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和深淵科學技術流動實驗室。

  秦為稼

  現任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執行副主任,曾六次進行南極科考。他帶領的科考隊發現了地球上最長的峽谷,以及南極冰蓋下最大的融水流域之一。

  吳 季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在他的帶領下,中國發射了一系列用於科學探索的航天器。外界認為,在此之前,中國很多航天任務多是為提升國家形象。

  王貽芳

  現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專業研究高能粒子。2012年,王貽芳團隊實驗測得新的中微子振盪模式,該實驗曾入選美國《科學》評選的「2012年十大科學進展」 。

  陸朝陽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對多光子糾纏、光學量子計算和基於量子點的光子和電子自旋操縱領域的多個關鍵性問題開展深入研究,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記者劉凝哲整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