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手機App守護舌尖安全

時間:2016-06-11 03:16:05來源:大公網

  圖:上海虹口區推出“互聯網+”食品安監模式\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攝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和朋友在外聚餐的你是否也曾擔心自己“舌尖上的安全”?目前,上海虹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率先邁入食品安全監管的“互聯網+”模式:O2O平台聯接了監管部門、經營企業和消費者,顧客可在餐廳外的電子顯示屏上看到廚房場所、原料溯源等八大信息。而且,不久的將來這些信息還可通過手機App看到。虹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劉俊表示,消費者今後不僅可在網上看到餐廳的“明廚亮灶”,還能查到食材的“前世今生”。

  虹口區食品監管部門四年前開始搭建用互聯網技術遠程監控管理食品企業的平台,目前已初顯雛形的食品安全網上監管系統除了連接監管部門和企業,還讓消費者也安裝了監督食品企業的“千里眼”,服務搬到了市民的指尖。“目前消費者可以在安裝系統的餐廳門口電子顯示屏上查閱到餐廳後廚加工操作、食材來源等八大信息,這些信息今後在手機App上都能看到,App爭取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啟用。”劉俊說,今後飯店廚房“明廚亮灶”成為食品經營的許可條件,這才是上線這個系統的初衷。據悉,目前區域內已有200多家大中型飯店安裝了這個系統。

  記者近日隨機來到虹口區一家餐廳,門口豎?一張大大的電子屏,上方顯示的是這家餐廳廚房實時場景,廚師們正忙碌地做?晚市的準備工作,切菜、做冷菜、洗碗……地上整潔乾燥,操作台上的盤子、杯子摞得整整齊齊,操作人員都戴?帽子,做冷菜的戴上口罩。

  食材溯源分類詳盡

  最下面一欄是證照查詢、食材溯源、透明廚房、廢棄物處理、添加劑公示等12個選項。點開證照查詢一項,跳出這家餐廳的餐飲服務許可證、營業執照照片,從業人員的健康證明也赫然在目,上面有姓名、照片、工種、年齡和發證日期等;食材溯源選項顯示更為詳盡,分糧食、調味品、肉製品、飲料、速凍食品、蛋製品等12類,裏面再一一列出餐廳所使用食材的名稱、數量、生產日期、保質期、進貨時間、供貨商等;廢棄物處理一項裏又細分廢棄油漬、泔水和其他餐廚垃圾,以及處理日期、數量和處理單位等。這家飯店負責人說,過去進貨往往是哪家便宜進哪家的,食品溯源制後“票、證、照”不全的,再便宜不會也不能進了。

  搭上了“互聯網+”平台的餐飲企業收穫不少,乾淨的廚房不僅提升了企業形象,通過大數據的強大支撐,在線點餐、排號等位、新客源分析等新功能提高了企業管理的效能。“我現在不用每天到飯店了,在家裏打開就可以實時看到飯店情況,就連有人在廚房間偷吃東西也看得一清二楚。”一家飯店負責人說,節約了成本,企業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新民晚報)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