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WE+會議室\網絡圖片
談及在內地打拚的經歷,讓何善恆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在哈爾濱的時光。這個從小在加州陽光下成長的男孩,在東北零下20多度的寒冬中?實受了不少苦,但他坦言“非常感謝那段強迫自己適應的經歷”:他看到了二線城市和“北上廣深”的區別,天生的商業敏感讓他意識到,二線城市的市場潛伏?巨大的可為空間。
空間心理學的應用、獨特的眼光和高效的執行能力,是何善恆在地產界打拚的秘訣。憑藉他的秘訣,何善恆在哈爾濱可謂“大獲全勝”,成功將爛尾樓打造成炙手可熱的地標級地產項目。這一段前期鋪墊對何善恆之後的工作啟發良多。他說,在剛剛踏入工作時,他的很多認知相對“幼稚”,但在二線城市鍛煉後,他的工作能力有了很大提升。這也正是他極力鼓勵香港年輕人多到內地走走看看的原因,“如果當年我否定了哈爾濱,就不會有今天的何善恆”。
何善恆說,中美兩國的生活經歷讓他感受到城市與國家的連接很重要,“要把眼光打開,先有一個國家觀,而不是一個狹隘的城市觀”。就像三藩市的硅谷是美國的科技中心,紐約是美國的金融中心,他們組成了美國,北京作為政治中心、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共同組成了一個中國。“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當你利用好自己的優勢,無論在任何城市,都可以大有作為。”
“最可怕的不是不知道幹什麼,而是每天都在想,卻不去實施。現在是做的年代,不是空想和喊口號的時代。”“港人有優勢,到大陸看一看,無論去哪裏都試一試,會發現自己的成長背景和眼光會給異地的事業帶來新的東西,就算不喜歡還可以回香港。但如果不嘗試就否定肯定不行。”何善恆說到這裏,滿是誠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