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深港聯手拓健康科技產業

時間:2016-06-07 03:16:18來源:大公網

  圖:港眼科名醫林順潮(右一)在深圳為白內障患者檢查\資料圖片

  深港兩地將嘗試生命健康領域新合作,在剛剛結束的深港大健康科技交流會上,形成了深港大健康科技合作建設方案,兩地將以生命健康產業為主要方向,利用深圳的產業配套能力和香港國際信息中心的有利條件,引導企業聚集,優化產業布局,搭建大健康領域的“兩平台一園區”(科技基礎平台、交流合作平台、科技產業園)。\大公報記者王一梅深圳報道

  作為一種具有巨大潛力的新興產業,大健康產業是指維護健康、修復健康、促進健康的產品生產、服務提供及信息傳播等活動的總和。3日,深港大健康科技交流會在深圳召開,會議討論並形成深港大健康科技合作建設方案,兩地將共同攜手建設生命健康領域的“兩平台一園區”,開啟大健康產業發展新模式。

  計劃產業增加值近千億

  根據深港大健康科技合作建設方案,“兩平台一園區”包括深港大健康科技基礎平台、深港大健康交流合作平台,以及深港大健康科技產業園,將用5到8年左右的時間,以中醫藥應用研究和產業化為核心,以生命科學、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為重點,培育發展若干自主創新能力強、在國際上具有科技引領作用的知名企業和研究機構,新建一批創新載體,在生命信息、個體化治療、數字化健康管理等領域實現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的階段性成果。目標到2020年,入駐園區的企業達到500家,國際著名醫療機構達到20家,健康管理、康復療養、健康服務等機構達到120家,產業每年增加值達800億人民幣(約合946億港元)。

  深港中醫藥界合作緊密

  記者了解到,深港大健康科技交流促進會也有望於今年9月22日在深圳國際BT領袖峰會上宣布成立。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科協主席蔣宇揚表示,促進會成立後,將率先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權威標準,包括特色民族藥(含天然複合藥物)評審標準、康復醫療器械評審標準和醫療養護技術及服務評審標準,掌握健康產業在世界上的話語權。

  近年,深港中醫藥界合作日趨緊密,在中藥飲片生產工藝水平提升方面。其中,深圳中藥材生產企業與香港浸會大學開展聯合科研工作,規範深港兩地藥材炮製的生產標準和質量控制流程,形成了產學研合作平台;浸大中醫藥學院和深圳藥監所通過在中藥質量控制、質量標準等方面的聯合研究,形成監管技術支撐平台,為深港兩地監管部門提供科學、有效的技術支撐服務;深圳醫療機構與浸大還在抗癌及抗炎等方面開展聯合研究。

  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介紹,近5年,深圳生物產業始終保持年均16%的增速,2014年深圳生物產業規模已達1448億人民幣(約合1713億港元),而深圳生命健康產業產值已突破300億,新一代測序能力位居世界第一,幹細胞和腫瘤免疫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生物醫療產業發展基礎較好,部分領域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湧現出華大基因、北科生物等一批知名企業。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