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爆款背後/一個充滿藝術希望的「開端」

時間:2022-02-11 04:24:20來源:大公报

  圖:內地熱播劇《開端》改編自同名網絡小說。

  二○二二年伊始,改編自網絡小說的網絡劇《開端》引起了收視熱潮。該劇中,遊戲架構師「肖鶴雲」和女大學生「李詩情」陷入時間循環,反覆經歷所乘公交車爆炸的險情,演繹從自救、互救到拯救乘客、拯救心靈的故事,情節緊張,懸疑疊套。

  留心國產劇的人還會發現,《開端》表現出不少新氣象。作為一部「無限流」電視劇,它的類型開拓意義自不待言;作為十五集體量的「短劇」,它為方興未艾的短劇創作積累了新經驗;主演白敬亭、趙今麥演技在線,和演技精湛的老演員配合流暢。總之,《開端》給了二○二二年網絡劇一個好「開端」。\谷中風

  在中學課本上,我們就已經知道結構的決定性意義,比如,鑽石和石墨的成分是一樣的,只因結構的不同,它們的外形和性能才判若雲泥。《開端》再一次讓我們感受到了結構的力量。

  節奏緊湊黏合凡人悲歡

  如前所述,《開端》改編自無限流小說,也借用了無限流的敘事框架。所謂無限流,簡單講,是指主角在無限空間完成任務的故事。雖有幾分相似,但無限流不等於傳統的「轉世」「輪迴」,從文學藝術的角度而言,後者的價值內涵大於結構意義,而前者正好相反。

  《開端》節奏緊湊,一氣看完方才過癮。故事的主線是大車司機王興德、化學老師陶映紅夫婦,本都是各自公司的模範員工,因為女兒王萌萌車禍真相不明又遭受「網暴」,長期積壓的巨大痛苦畸變為報復社會的邪念,自製高壓鍋炸藥包,想炸毀四十五路公交車。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時間循環中,這起惡性事件被肖鶴雲和李詩情配合以張成為代表的嘉林市警方共同成功阻止。同時,也查明了王萌萌當年確在車上遭人猥褻,還逝者以清白。這個故事險象環生、疑竇重重,讓我們不但被懸疑的情節吊足了胃口,而且感受到正義的力量、親情的力量,以及勇敢、善良等品質之動人與可貴。

  圍繞這個「大故事」,《開端》又以車上的幾個乘客為中心,講了多個「小故事」。自稱「盧•貓之使徒•哮喘征服者•被光選中的人•笛」的青年盧笛,因患哮喘症從小受到母親過度關注,內心鬱悶壓抑。進城務工人員焦向榮辛苦工作,但連繼續租住車棚蝸的願望也無法滿足。刑滿釋放人員馬國強從別人朋友圈裏得知兒子想吃他種的西瓜,大老遠背一袋西瓜趕到嘉林,渴望彌補「殺人犯的兒子」的蔑稱帶給兒子的傷害……應該說,這些「小故事」和「大故事」本無緊密關聯,它們各自講述着各自的凡人悲歡。在朋友圈、短視頻或經典作品,以及真實生活裏,類似的橋段並不少見。

  然而,《開端》以無限流的結構把這些「小故事」和「大故事」勾連為一體,在一次次的時間重來中,馬國強裝滿西瓜的口袋、焦向榮老舊的行李箱,以及盧笛裝了小貓的背包,都蒙上了「炸彈」的嫌疑,變成了李詩情和肖鶴雲探求真相、打怪升級的一道道關卡。正因如此,李詩情說服肖鶴雲,在和他一起說服乘客的過程,也在阻止爆炸的集體自救之外,增加了自我心靈拯救的意義。於是,鬆散的乘客群體,不但在劇情意義上變成了見義勇為的英雄市民集體,而且在敘事意義上擔當了劇集的有機組成要素。就這樣,普普通通的凡人悲歡被賦予了無比充沛的戲劇意義。在這裏,我們清楚地看到了結構創新對作品質量產生的點石成金般的力量。而這,也正是該劇成功的深層次原因。

  現實關懷照亮題材內涵

  《開端》的整個故事建立在時間重來的假定之上。李詩情和肖鶴雲一次次陷入爆炸,又一次次醒來,回到車上,反覆經歷從高新區站到大學城站,經過沿江東路站,開上跨江大橋的生死劫難。在現實生活中,如此玄幻之事是斷然不存在的。但這故事卻讓觀者倍覺真實,為之緊張、振奮和感動。我以為,這緣於創作者的現實關懷,它如一束強光,照亮了作品的題材內涵。

  生活本身具有力量。一切有力量的藝術也無不來自生活。創作者要表現生活的力量和藝術的力量,就必須為作品裏的人物找到他屬於的生活。唯其如此,題材的內涵才能得到真正開掘,並轉變為藝術感染力。《開端》在這方面的表現可圈可點。劇中人物不但散發着各自生活所獨有的氣息,而且按人性的邏輯演繹着或清純或悲戚的人生活劇。王興德從自我隱忍到情緒爆發,陶映紅因不堪失女之痛而走向偏執,讓我們反思有關部門怠政、網絡暴力等現實問題,也警醒自己要妥善調處生活中突如其來的變故。

  劇中「小故事」以及相對次要的人物雖只寥寥數筆,卻意涵豐富,每一個都足以衍生出吸引人的支線任務。比如,盧笛偷偷在動漫城租了個小單間收養流浪貓,在二次元世界完成着自己的成長,戲份不多,卻捕捉到都市親子關係題材的內核,僅憑腦補,也能看到一個充滿現實感和張力的故事。再如,焦向榮退租時,房東送他一個舊行李箱,一打開,裏面有幾張用剩的衞生巾,作為一個中年男人,他略有遲疑又默默收入行李之中。鏡頭一轉,女兒打電話說要輟學打工,他生氣地勸阻時,一句「衞生巾,洗面奶,咱也能用得起」,頓時叫人破防。這些細節不但刻畫出一個忍辱負重的父親,而且白描了一種艱難卻不屈的生活。

  而劇中精巧的細節設計又如密織的針腳,使故事更緊致、有彈性,也擊中了觀者心中柔軟的角落。比如,李詩情排查險情時,感到焦向榮的行李箱最不好打開,她撒謊說自己來了月經,焦向榮馬上主動打開箱子,拿出了裏面的衞生巾。或許,此時他想起了因生活拮据而連衞生巾自由都無法享有的青春期女兒,產生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共情吧。凡此種種,一點一滴,匯聚成關乎和解、信任的暖流,把我們從破獲公交爆炸案的釋然引向人性深處散發的絲絲微光。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