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專題分析/全面深入認識國家

時間:2023-02-01 04:24:27來源:大公报

  圖:(左)學生國情知識大賽。(右)網上推廣國情教育。

  資料A

  第十二屆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11日在香港舉行,共有8000多名大、中、小學學生參加。報名人數為歷屆之冠。本屆大賽由教育局、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和未來之星同學會合辦,目的在讓青少年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大勢,增強其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本屆大賽以「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為主題,增加了不少與國家發展相關的題目,幫助學生提高對中國歷史和國情知識的興趣,全面和深入認識國家,從而在閱讀、討論、查證的過程中,培養獨立分析、理性思考的能力。

整理自2022年12月報章資料

  資料B

  東華三院在2022年底首次復辦交流團,由東華三院主席兼名譽校監馬清揚先生聯同董事局成員率領來自18間屬下中學的28位學生大使,在2022年12月6日至10日赴新加坡參訪。這次交流團以「一帶一路」為主題,響應國家主席習近平倡議的「一帶一路」,包括「政策溝通、設施連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和民心相通」五大合作領域,其中民心相通的核心是促進人文交流、弘揚友好合作精神。

  有助返內地發展

  學生通過考察、互動交流,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加坡與中國的各方面互惠合作,加強學生對中國經貿發展的認識,連繫香港與新加坡兩地學生交流,迎接以「一帶一路」為代表的新型國際合作模式。

  整理自2023年1月報章資料

  資料C

  教育局向全港中學發通告,宣布將初中「生活與社會」科,更名為「公民、經濟與社會」科,並建議在2024年9月起在全港學校中一級全面推行,建議中一至中三每年有50課節,同時鼓勵學校考慮在2022年9月試行新課程。新課程宗旨在培育學生尊重法治、認同國民身份,並加強國家觀念和對國家的歸屬感等,學生在課程中將學到國家政治體制的基本特點、國安法的重要性等。

整理自2022年10月報章資料

  (a)參考以上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市民加強認識國家所帶來的益處。解釋你的答案。(8分)

  生活發展方面,國家現在大力發展大灣區,市民加強認識國家,有助提升生活素質,可在國家不同地方(如大灣區)生活發展。「一國兩制」下,香港與內地在社會、文化等有差異。若港人在內地工作生活,或較難適應。若市民大眾對國家增加認識,有助日後在國家不同地方生活或發展。如大灣區將會是國家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大家若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生活,如早點認識該地的文化風俗,或更易適應。未來,香港市民大眾的生活已不限於香港一地,更會在國家不同地方。因此,多點認識國家,有助提升生活素質及發展。由此可見,市民加強認識國家,有助提升生活素質及發展。

  加強事業發展方面,一些市民希望在內地發展,加強認識國家是重要的途徑。國家自改革開放後,經濟急速發展。現時不少市民希望在內地發展事業,下一代會回內地學校進修,畢業後留於內地工作。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不少發展機會。加強認識國家十分重要,有助日後在內地發展事業。

  建立歸屬感方面,市民大眾對國家熟悉,可加強認同感,從而建立歸屬感。現時,部分市民對國家認識不足,感覺國家與自己關係不大,難以建立歸屬感。政府通過教育、宣傳及不同活動形式,讓市民對國家增加認識,如文化、歷史等,有助大眾加強認同感。由此可見,市民加強認識國家,有助建立歸屬感。

  (b)「以互聯網來推動國情教育是利多弊少」。你是否同意這個看法?試加以解釋。(12分)

  同意  

  互聯網緊扣年輕人的日常生活,以此來推動國情教育,容易融入下一代的世界中。年輕人手機不離身,時時刻刻可經由手機瀏覽不同資訊,若利用互聯網推動國情教育,較容易融入他們的世界中,例如設計相關的國情App,或加入相關的社交通訊軟件。相反,較傳統的媒體如電台、電視等,年輕人或較少接觸,若以此為推動國情教育的重心,成效可能不大。

  網課不受時空限制

  互聯網平台多元化,可用不同平台來推動國情教育,建立良好成效。如網上視訊、網上遊戲、虛擬實景等等,可配合不同市民所需,部分人或希望通過遊戲形式學習國情,部分人希望通過觀看視訊學習。互聯網更可配合個人步伐進行學習,儲存資料又方便。

  互聯網不受時地限制,推動國情教育靈活性高,無論何時何刻何地也可進行學習。例如已工作者可利用公餘時間學習,在外公幹者即使身處外地也能學習。疫情期間,大家也可以在家學習,不受限制。這種學習形式靈活性高,適合不同的人所需。綜上所述,以互聯網來推動國情教育利多弊少。

  不同意  

  以互聯網推動國情教育,恐不利長者學習,他們或因不熟悉互聯網,產生排斥心理,影響成果。長者的記憶力及學習能力較遜,他們年輕時沒有互聯網,或到退休後才接觸到這新事物。因此沒有較大動機去學習使用。若以互聯網推動國情教育,難引發長者的主動學習興趣。

  互聯網內容豐富,國情教育難與其他內容競爭,因此成效或不大。如年輕人在互聯網或集中瀏覽遊戲資訊或玩網上遊戲,追潮流者或較喜歡瀏覽時裝、音樂等。若將國情教育放在同一平台,或較難吸引人瀏覽。

  互聯網有不少虛假資訊,或影響國情教育內容,若市民大眾誤信一些錯誤資訊,將大大影響學習成果。任何人或機構也可在互聯網中添加資料,更不用任何官方審批。因此,一些錯誤資訊或在互聯網中出現。互聯網資料繁多,實在難以核實。因此,若以此來推動國情教育,市民大眾或有機會接觸錯誤資訊。綜上所述,以互聯網來推動國情教育弊多利少。

  陳志華老師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