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普通話正音/大排檔的起源\GAPSK語文推廣委員會

時間:2021-05-11 04:23:56來源:大公報

  夏季的晚上,總喜歡約上三五好友在大排檔吃飯、喝着冰涼的飲料和吃上熱乎乎的小菜,確實是一件愜意的事!餐廳室內太過狹窄(xiá zhǎi),朋友們都喜歡坐在室外,看着車水馬龍(chē shuǐ mǎ lóng)的過路行人,享受着美食。現在想起,發現大排檔已經開始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裏,並且成為一種文化,但如果要追溯(zhuī sù)源頭,那該從何說起呢?

  大排檔最初為「大牌檔」,在粵語裏「排」和「牌」同音。它起源於二戰後的香港,最初政府將小販分為固定小販牌照和流動小販牌照兩種,前者稱為大牌,後者稱為小牌。1950年代,政府為了增加就業機會,允許(yǔn xǔ)在公眾地方經營小型熟食檔,並將大牌和熟食固定攤位合二為一,發出的牌照是一張大紙,需要裱裝(biǎo zhuāng)起來,掛在顯眼位置,因而稱為大牌檔。當時大牌檔的搭建樣式也是由政府統一指定的,深綠色的鐵皮,旁邊有用鐵架搭成的爐灶,檔攤前有一長椅,檔攤邊擺放着兩張桌子,最多只能容納12人。可隨着需求的增加,店主都會擺多張桌椅,遠遠望去,一排人,排排坐吃着飯,漸漸流傳開來,也就成了現在我們口中的大排檔。

  高峰期800檔 遍布街頭巷尾

  「大牌檔」這個詞是一個相當具有時代象徵(xiàng zhēng)的詞語,流行至今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在粵語方言中,小規模、低檔次的店舖或者攤位,都稱為「檔」或「檔口」,因此我們也可以大致總結「大排檔」的特點,主要是簡易、大眾、廉價以及小規模。

  大排檔在香港經濟快速發展時期,曾經具有舉足輕重(jǔ zú qīng  zhòng)的地位,我們在香港電影和電視中經常可以看到大排檔的繁榮文化。據統計,在鼎盛(dǐng  shèng)時期,大排檔的數量高達八百多家,遍布於香港街頭巷尾(jiē tóu  xiàng  wěi)。在上世紀的50至70年代,大排檔養活了一堆生活在底層的市民。當然了,也有很多大牌檔名氣愈來愈響,甚至發展成為了酒家飯店。

  然而,大排檔繁榮的背後,也隨之產生了一堆弊端,例如會帶來一定程度的環境污染、噪音擾民、妨礙(fáng ài)交通等問題。隨着城市化的加速,以及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大排檔也開始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香港政府逐漸收回大排檔的牌照,不少攤檔也因此結業,或者轉型為室內經營的飯店。

  大排檔逐漸入室經營,其中不乏有一些講究情懷(qíng  huái)的老闆,仍會保留當年大排檔的味道與氛圍。而那些不惜花費幾十分鐘尋找大排檔情結的食客,他們在乎的不僅僅是吃,更是在感受濃濃的生活情趣。無論如何,大排檔文化,曾經見證了本地的經濟發展。人們經過一天繁忙的工作,想要釋放生活的壓抑(yā yì),三五成群(sān  wǔ chéng  qún),露天圍坐,盡情享受愜意(qiè yì)的夜生活。可能,這種機會將會變得愈來愈少,且行且珍惜吧!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