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移除三座大山提升生活素質/香港通識教育會 羅恆威

時間:2019-03-15 03:17:29來源:大公報

  單元:現代中國公共衛生  議題:新三座大山

  概念:社會保障、公帑、認字率、知識水平、社會流動、健康水平

  應試技巧:a題(數據題)→應準確描述中國在教育和醫療方面經費的升勢和升幅

  →嘗試比較中國與全球的水平差異變化

  →小結應能帶出數據背後的意義

  b題(影響題)→必須緊扣a題的分析結果

  →能夠善用資料內容,形象化運用漫畫內容作為論據

  →應提出多角度的論點說明趨勢所帶來的影響

  數據題:(a)描述資料A中國社會保障開支的一些趨勢。 (4分)

  (b)就資料A及B,指出及解釋你在(a)題提到的趨勢對中國人民生活素質造成的兩項影響。 (6分)

  參考觀點

  首先,中國的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持續上升並已追近全球平均水平。圖表一顯示中國的教育經費佔GDP比例由2002年的3.32%輕微下跌至2007年的2.68%後,十年間急速上升至2017年的4.22%的歷史新高水平,同時,中國的經費比例與全球平均水平的差距亦由2007年相差1.59%收窄至2017年的0.6%。由此可見,中國對教育上的社保開支持續增長,並且有望達至全球平均水平。

  其次,中國的衛生經費佔GDP的比例持續上升,亦逐漸與全球平均水平收窄。

  圖表二顯示中國的衛生經費佔GDP比例由2002年的4.79%輕微下跌至2007年的4.32%後,十年間急升至2017年的6.20%的歷史新高水平,同時,中國的經費比例與全球平均水平的差距亦由2007年的5.2%收窄至3.92%。由此可見,中國對衛生上的社保開支持續增長,雖然與全球平均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但是有望逐步收窄。

  影響題:b. 你認為文化全球化是妨礙還是促進傳統中國節日在未來的延續性?

  解釋你的答案。(12分)

  改善中國人在物質層面的生活素質:從資料A可見,中國政府正持續增加醫療和衛生佔國民生產總值比例,代表政府調撥更多資源予地方政府、醫療機構和教育機構,因此,津貼能夠直接降低醫院和學校的營運壓力,使其能夠有更充裕的資金購置物資和支付員工收入,例如藥物、醫療器材、教學用具、校舍或醫院租金等,減少現時將經營成本轉嫁予消費者的現象,即是可以杜絕出現資料B漫畫中,國民因為「上學」和「看病」形成如大山般沉重負擔的現象,一方面減輕中國國民在醫療和衛生上的開支,另一方面使其物質層面生活素質提升。

  改善中國人在非物質層面的生活素質:(a)題提到中國正增加醫療和教育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當醫療機構和教育機構獲得更多資源和津貼時,可以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予中國國民,例如醫院可以增聘人手使醫患比例增加,又可採購更先進和精準的醫療衛生設備,直接令到中國民眾的健康水平得到改善;又例如學校可增聘教師和改善校舍環境,提高內地的教學質素並且長遠地提高中國的知識水平。

  兩者均可扭轉資料B漫畫的現象,即是中國國民被「看病」和「上學」壓到無法前進,暗示現時存在跨代貧窮或社會流動性停滯的問題,所以當兩座大山移除後便可以提升中國人民的非物質層面生活素質。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