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中國藉全球化變身世界工廠

時間:2018-11-13 03:16:16來源:大公報

  現時,許多人都將全球化掛在口邊。對全球化的認識,卻不一定透徹。按照經濟史學者李察寶溫(Richard Baldwin)的說法,自從人類在公元前一萬年發展出農業,創造出文化,全球化便開始了。絲綢之路便是當時經濟全球化的產物。然而,由於運輸成本高昂,第一波全球化並未能將全球經濟和市場一體化。

  始於1820年的第二波全球化,才急劇的改變了全球經濟發展的模式。為什麼以1820年為分界線?兩名牛津大學的經濟學家指出,雖然英國在1698年已發明蒸汽機,但仍未普遍使用。到1820年左右,英國將工業革命輸出至全球的殖民地,其他歐洲國家和美國亦加入行列,第二波全球化才正式展開。

  這波全球化有兩個特點:首先,市場已經全球化,但生產卻只集中在工業國。其次,生產技術及機器在工業國家,原材料,如礦產、橡膠、木材等等,從落後國家掠奪或低價輸入,勞動力來自奴隸或廉價外勞,在工業國築鐵路、公路、建房子和幹低技術工作。工業國的勞工則做高技術的工作。新產品如汽車、雪櫃、電話等等,運往落後國家傾銷,壓制當地的民族工業,財富則運回工業國。

  數字可說明這個現象。全球七大工業國,即今天說的G7:包括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英國、美國等,佔全球GDP的比率,1820年為22%,1900年為46%,到1993年達到最高峰的67%。其他170多個國家的GDP,總共只佔32%。二戰後,美國成為全球最富裕的國家。1949年,美國佔全球人口7%,卻擁有99%全球生產的雪櫃,50%收音機,54%電話,92%的美國家庭有浴缸等等。由此可見,由1820至1990年代,工業國愈來愈富,落後國家則愈來愈窮。李察寶溫稱之為「大分流」。

  G7無法再掠奪資源

  二戰結束後,殖民地紛紛獨立,開始工業化和現代化。G7無法再像昔日般肆無忌憚的掠奪資源和勞工了,唯有利用落後國家的廉價土地和勞工,做生產代工。香港、新加坡、台灣、韓國等亞洲四小龍,乃至中國改革開放第一階段的經濟增長,皆由此起。

  由1990年代至今天,第三波全球化展開,電腦及互聯網帶來了ICT(資訊及通信科技)的革命,工業生產的Know how(包括技術、管理和知識),可以輕易、低成本輸出到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以前,工業生產只集中在發達國家。1990年後,發達國家可以將整條生產線,搬遷到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換句話說,發達國家將工業(尤其是污染工業)外判到世界各地,以更低廉的成本大量生產。有些富國更將市場營銷、後勤乃至研發部門外判。由此建立了全球供應鏈,即每件產品,原料可能來自A地,零部件卻在B地生產,裝嵌在C地,研發則在D地,後勤在E地,推銷和宣傳則在F、G、H等地……。最初,電腦要在美國生產,整件運往中國出售。如今,電腦零部件由荷蘭、日本等地輸往中國設廠生產,之後運回美國及全球出售。

  第三波全球化,造就了16國家(即中國、韓國、印度、印尼、泰國和波蘭)的工業化。中國正正是得益於第三波全球化,而成為世界工廠。

(註)李察寶溫的全球化論,見諸《大匯流》(The Great Convergence)一書。

撰文:博文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