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北京街頭車水馬龍。\中新社
四月的京城,風還帶着些許料峭,就在前不久,京東的創始人劉強東,一大早穿着一身紅色的外賣工服,開啟了他的外賣員兄弟體驗。據說在十多個小時裏,他騎着電動車經過了十二個商圈,完成了二十多單配送。勞累一天之後,他又邀請了數十名外賣騎手來到火鍋店,與大家共進晚餐。這時他仍穿着那套外賣服,笑容滿面地稱身旁的外賣員一口一個「兄弟」。席間,一對騎手夫婦上來給他敬酒,說:「感謝公司給交了社保,以後老了有了保障。」一句樸實的道謝,讓劉強東眼含熱淚,在場的外賣員也無不動容。
細想起來,劉強東的動情並非偶然。
首先可以從他的成長經歷中找到答案。他出身農村,小時候家境貧寒,考上大學之後,是鄉親們你一元我五角地湊錢送他走出了大山。多年之後,他還清楚地記得鄉親們遞給他的是五百元錢,七十六個雞蛋,之所以記得那麼清楚,是那時的相助極為珍貴,對於他一生命運的改變給予了極大的動力。所以他一直牢記着鄉親們的恩情,時常想着回報,為村裏做了不少好事,每逢佳節還會給鄉親們送去禮物。他了解那些正在為生存拚搏的普通人,因為他也曾是他們其中的一員,創業初期的艱難,在中關村站櫃台,每天扛貨十二個小時,城市的陌生,漂泊的無助,他都有過深刻的體驗。他說他希望那些努力生活的人都能過上好日子,老了有保障,這話正是出自他與打工者的共情。
但除此之外,劉強東親送外賣,與外賣員共進晚餐,也可以說是「經營有道」。
話說到此,我不禁想起曾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著名科學家李政道先生留在中國高能物理研究所大門前那座「物之道」雕塑基座上的一段話:「道生物,物生道,道為物之行,物為道之成,天地之藝物之道。」李政道先生是一位特別喜愛研讀中國古代哲學的科學家,他將天地之道引入科學研究,「物之道」即是科學與哲學的相融,揭示了天地萬物生成的自然規律,即「有道」,給人以啟示。
「道生物」,表明宇宙萬物是由這些基本規律所衍生和支配的,體現了一種從抽象的法則到具體物質世界的生成關係。而「物生道」則強調在物質世界的發展變化過程中,又會不斷地揭示和豐富這些規律,物質的存在和演化是規律產生和發展的基礎,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天地之藝物之道」可以理解為天地之間萬物的存在、發展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各個部分相互配合,才能共同構成一個完美的整體。在生態科學中,研究生態系統時要考慮到生物與環境、物種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實現整個生態系統的和諧穩定。在社會關係中同樣如此,團體與團體,人與人之間更需要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劉強東深諳此道,他的淚花體現了情感,也體現了凝聚人心,齊聚合力的道法。他與員工的情誼非一朝一夕,二十年前,當京東有了第一個快遞員,他就堅定地承諾,要給兄弟們全部上五險一金。讓這些大多來自農村,家庭並不富裕,在一線奔波的員工獲得保障,一筆賬算下來,在京東工作二十多年的老員工,退休時光公積金就能一次性拿到二三十萬元,此後還有每月的退休金,不低於五千元,大病醫保全部報銷。這意味着給予員工們的不僅是金錢,還有安心和尊嚴。
在風雲跌宕的商業競爭浪潮中,有些企業應對危機經常採取的手段便是「裁員」,而劉強東不輕易開除任何一位員工。員工們也加倍願意為企業的發展而拚搏。劉強東的「兄弟」文化,拉近了管理層與員工的距離,員工得到的長期保障與企業的長期發展緊密相連,同船共渡而非短期利益,有助於建立穩定和諧的勞資關係,員工的忠誠度,更無疑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
當然,提供完善的福利保障本是現代企業應有的品質,而具有仁愛之心,厚道待人,也是現代企業家應有的情懷。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有些不良企業拖欠農民工的工資,甚至耍賴,讓農民工因討薪無果,在寒風中靜坐;有的不顧工人死活,讓流水線上的年輕工人長期加班而暈倒……這些令人痛心的事件,讓人對那些關愛普通人的企業更生敬意,企業不是冰冷的機器,而是由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組成的命運共同體。這話說得沒錯。
民營企業家任正非從華為創立時就很關愛員工,他說吃飯是個大問題,員工能不能吃飽飯、吃好飯,直接關係到他們的工作狀態,不能光把「以人為本」貼在牆上,而要落實到關乎人的細枝末節中。任正非盡可能地提高飯菜營養和口味,甚至還經常去食堂幫忙,以至於有新員工以為他就是食堂的師傅。
在資本逐利的浪潮中,任正非到食堂的幫廚,劉強東眼中的熱淚,既是對勞動者的真情流露,也是對「義利兼顧」商業文明的精心營造。他們的行動表明,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可以兼顧社會效益,實現企業與員工、與社會的共贏。而深層次意義還在於,他們在構建一種有價值的企業文化,體現了傳統文化的厚德載物,以此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當企業和企業家不斷提升品質時,相信所在企業的員工素質也會不斷得以提升,那些身着工服騎着電動車飛馳的外賣員,他們會以更加沉穩的心態,停在紅燈亮起時,而不會不顧自身和他人的安危,去莽撞地搶那半分一秒。事實上,每當那些外賣員不管不顧地闖過紅燈時,城市的眼光裏既有指責、擔心,也有嘆息和同情,但如果有了更多的任正非、劉強東,以行動致敬勞動者,便或許不止是紅燈前的停留,更有綠燈後的一路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