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比賽開始前,港將譚政南與教練員進行熱身訓練。右圖:香港跆拳道隊在賽後合照。
29日,第15屆全國運動會跆拳道比賽在惠州體育館收官。本次比賽,香港隊共派出林小慧(女子49公斤級)、盧蔚豐(男子68公斤級)、蘇園婷(女子57公斤級)、譚政南(男子80公斤級)四位選手參賽,是香港跆拳道隊全運會歷史參賽人數最多的一次。當中,僅林小慧是第二次征戰全運會,其他三位均為首次站上全運會賽場的「新丁」。\大公報記者 李紫妍惠州報道﹙文、圖﹚
四場比賽中,香港選手均於首輪不敵對手出局。港隊教練員們表示,隊伍在賽前期望能衝擊獎牌,運動員其實也發揮得不錯,不過對常年打國際比賽的港隊來說,全運會的裝備、規則差異等都有不小挑戰,需要進一步適應。接下來,香港跆拳道隊將緊接着投入備戰下個月的世錦賽,希望發揮港隊國際賽事經驗豐富的優勢,繼續衝擊獎牌。
「不再怕高大選手」
港隊在全運跆拳道賽的最後一場比賽是28日的男子80公斤級32強,隊伍全員早晨7點半抵達場館熱身區,即將出戰的譚政南正與教練員楊子泳抓緊上場前的時間,進行最後的準備。楊子泳透露,本屆全運會上的得分規則與港隊所熟悉的規則有些細微但關鍵的變動,加上電子護具的使用都帶來不小的挑戰。例如港隊更擅長的踢擊頭部技巧,在新規則下更難拿分。
另外,教練員王澤翰指出,港隊的參賽運動員基本都有國際大賽經驗,但由於大家並非全職,通常一周只有13小時左右的訓練時間,而內地選手的選拔範圍更廣,訓練時間、條件都遠超香港,以職業運動員為主,這也成為港隊想在比賽中取勝的一大挑戰。「尤其他們的身材實在太好,很多都非常適合打跆拳道。」楊子泳說。
例如香港選手蘇園婷身高165厘米左右,對戰的山西選手桑亦堯卻足有181厘米高,身材差距顯著。不過蘇園婷表示自己也從首次全運會經歷中收穫很多,「以前對上高個子對手我會害怕,但這次我沒有害怕,只是在控制距離方面還要繼續努力。」她的表現也給對手留下深刻印象,首次與港隊交手的桑亦堯表示,港將在賽場上的意志力和技戰術都非常之好。
瞄準十月世錦賽
由於全運會與世錦賽時間相近,楊子泳介紹港隊大約半年前開始針對兩項大賽進行準備,如今全運賽完結,隊伍將全心投入到10月無錫世錦賽的備戰中。教練員龐堅透露,下個月中,隊伍也將提前到江蘇展開訓練,彌補與內地選手交手經驗不足的問題。同時,港隊表示希望在世錦賽發揮其國際賽事豐富的優勢,衝擊好成績。王澤翰介紹,兩位「00後」選手─卓俊廷和被稱作「香港跆拳道奧運第一人」的盧蔚豐,將分別參加男子58公斤級和68公斤級比賽,是港隊拿獎牌的熱門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