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倒數88日/全運獎牌設計 融合文體之美

時間:2025-08-13 05:02:13來源:大公报

    左圖:殘特奧會獎牌。\受訪者供圖;右圖:林鴻勝(右)和黎偉傑展示第15屆全運會獎牌樣品。\大公報記者敖敏輝攝

  一塊幾百克的全運會獎牌,承載着數萬名運動員沉甸甸的夢想。隨着8月2日晚殘特奧會獎牌「同心暖」的亮相,第15屆全運會和殘特奧會「同心」系列獎牌全部揭曉。這是全運史上首次由珠寶設計團隊主導獎牌創作,「同心躍」、「同心暖」的色澤、外觀、質感、觸感深度承襲了珠寶首飾精、巧、美的特質,兩枚獎牌「一海一地」、「一古一今」的元素組合與呼應,又讓中華文明、嶺南文化、灣區風韻與體育之美完美交融。周大福珠寶設計團隊接受記者專訪「揭秘」獎牌創作歷程時表示,期待打造全運史上獨具特色的獎牌。 \大公報記者 敖敏輝廣州報道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組委會委託賽會贊助商周大福珠寶集團設計、生產獎牌,這個重任自然落到集團珠寶設計團隊肩上。不到半個月,結合過往履歷和初步的獎牌作品,集團從10多位設計師中遴選4人組成共創團隊,成員涵蓋產品設計師、平面設計師、視覺設計師和3D設計師。

  「起初有4、5個方案,或重心在運動元素,或聚焦嶺南文化、粵港澳地標建築。綜合各方亮點後,我們將獎牌的核心設計理念定為『同心』,圍繞這個主題開展再創作。」周大福珠寶集團創作總經理、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獎牌總設計師林鴻勝說。

  創作前期就像對團隊內部方案與外界建議的「蒸餾」過程,最終在「同心」的主題下,「三花映牡丹」的概念越來越清晰。在元素搭配上,「同心躍」、「同心暖」逐漸形成「一海一地、一古一今」的形態組合。「一海」對應粵港澳大灣區共享的壯闊海洋,「一地」代表三地緊密相連的陸地脈絡;「一古」萃取嶺南傳統建築鑊耳屋的文化元素,「一今」則融入港珠澳大橋的地標意象。

  「主題和形態先後確定,接着是獎牌的紋飾和工藝手法,這是我們設計獎牌4個依次遞進的步驟。」林鴻勝說。

  周大福珠寶集團創作高級經理、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獎牌設計師黎偉傑說,十五運會會徽由三色花(紅色木棉花、紫色洋紫荊和綠色蓮花)交疊旋轉而成,三花咬合的空白處,維妙維肖地展示出一個運動健兒的形象。為追求更精細的效果,團隊決定將珠寶設計中層次落差的手法,運用於三色花的放射線,三花正面則以光面呈現。因此,從正面看是平面,側面看卻是立體。與下方牡丹花相比,三朵花雖顯得小巧,卻在其托舉下,於光線中格外惹眼。

  66道紋路代表全運走過66年

  至於獎牌外邊的莫比烏斯環,則以全立體方式呈現。作為一種拓撲結構,它象徵着愛及生命宇宙的無窮無盡,被廣泛運用於珠寶設計中。林鴻勝表示,團隊設計三環相扣的效果,分別代表珠江、香江和濠江,寓意三水匯聚、三地融合。環上精心雕刻的66道紋路代表着全運會走過66年,讓體育精神與地域文化完美融合。

  整體而言,源於西方文化的莫比烏斯環,賦予獎牌更深層的含義:體現香港連接東西方的特質、大灣區開放包容的姿態,以及體育無邊界的理念。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