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釘甲匠打製適配的馬蹄鐵。\大公報記者李紫妍攝
【大公報訊】記者李紫妍廣州報道:在第15屆全運會馬術比賽中,香港賽馬會從場地設計、馬匹「運動員」的福利保障等六大範疇為賽事提供高水平技術支援。記者近日實地探訪了位於廣州市從化區的香港賽馬會從化馬場,了解其高標準訓練場地建設,專業馬醫院和醫護人才配備,國際化釘甲團隊培養等方面的經驗做法。香港賽馬會馬術事務部主管龐雅雯表示,馬會在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方面具備世界級專業水平,並擁有豐富經驗,將全力投入支持十五運這項盛事。
在從化區的一片青山中,全亞洲唯一一條馬匹專用登山跑道如綠絲帶般延伸開來,這條一公里長的訓練跑道坡度為1.5%,高度差15米,是香港賽馬的一項重要訓練項目。「馬匹的重量集中在前半身,登山跑道可以有效鍛煉牠的後肢力量,讓四肢的發展更為發達平衡。」工作人員介紹。
從化馬場擁有4條跑道、12棟馬房、馬匹醫院、馬匹泳池等設施,佔地150多公頃,是目前內地最大規模、最高標準、最完善的純血馬飼養訓練中心,最多可容納逾1100匹賽馬同時馴養。
國際釘甲團隊守護馬蹄健康
「馬術項目需要人和馬兩名運動員合作完成,因此妥善照顧馬匹至關重要。」龐雅雯表示,除了確保馬術設施達標,馬匹福利方面也會有專業團隊為全運提供支持,比如馬會將協助設計及配置一間馬診所,並提供一些專業設備、安排頂級的獸醫團隊隨時候命,為馬匹提供所需的專科醫療服務。
「無蹄則無馬」,馬蹄在馬術運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化馬場的鐵匠房內,大大小小的鋁製、鐵製的馬蹄鐵擺滿工作台,它們形狀相似但細節各有不同。工作人員介紹,工匠們會根據每個馬蹄的具體形狀、健康狀況打製適配的馬蹄鐵。
為了培養專業釘甲匠人才,馬會聘請經驗資深的外籍釘甲匠培養學徒,邀請行業專家編寫教材,並為學徒們安排上理論、實踐、體能、英文等綜合能力課程,打造能力扎實的團隊。龐雅雯介紹,全運會籌備期間,馬會專家參與了馬匹診所和釘甲匠工作間的規劃和設計工作,並有計劃派出相關的獸醫專家以及釘甲匠等專業團隊,到全運會賽事現場提供支持。
龐雅雯表示,由粵港澳三地首次共同承辦的全運會是一次歷史性的盛事,為大灣區提供了一個凝聚區內力量、充分展現精英體育魅力的絕佳機會,馬會將以多年的寶貴經驗、世界級的團隊,全力支持本屆全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