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只此青綠》劇照——青綠。
都說「紙保千年、絹保八百」,《千里江山圖》是絹本設色畫,千年前的畫作按說早就過了「保質期」,卻依然保存完好,甚至連顏料色彩都保持着高純度。這不僅展現了宋代繪畫工藝的高超,也體現了一代代文博工作者的傳承與匠心。「劇中的展卷人是有原型的,即故宮博物院書畫部研究員王中旭,他也是『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的策展人。」
「展卷人從現代人的角度,跟隨希孟外出採風,陪伴他潛心作畫,心疼他一次次被退稿又一次次振作,讀懂他的艱難與堅持,是千年後與其對話的一個引領者。」韓真回憶起王中旭講過的一個場景——故宮展出前,工作人員為了拍攝《千里江山圖》的高清圖像,關掉了房間裏的燈,因為畫中的礦物顏料有吸光的作用,那一瞬間,《千里江山圖》發出了動人心魄的光。「這個場景最終也被我們呈現在舞台上。」
在周莉亞的眼裏,展卷人不僅僅是王中旭一人,還包括了所有兢兢業業的文博工作者,正是他們的努力讓國寶不再沉睡。「在創作期間,我還遇到了一位來自中國考古研究院的老太太,她七十多歲還奮戰在考古一線。老太太告訴我,年輕的時候她常常睡在離考古現場很近的簡易宿舍裏。有一天晚上,她突然覺得背後有東西在爬,跳起來一看才發現那地方全是老鼠。」周莉亞感慨道,「得是什麼樣的信念,才能讓她在那麼艱苦的地方,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