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生活過的朋友大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國內的親友們來問「這個東西這個品牌在你們那裏好買麼?便宜麼?聽說是你們那裏生產的。」
可以理解,都想到原產地國購買,一是覺得質量有保障,二是也許會便宜一點。然而最近發生的兩件事情,卻讓我有點啼笑皆非。
先是一位開咖啡店的朋友發來一張牛奶拉花缸的圖片。拉花缸上印着有點像埃及帝王谷壁畫一樣的花紋。朋友說,純鈦的,原價兩千多人民幣,打折後一千五。然後又補充了一句──「你們德國的。」
按我對朋友的了解,她應該是覺得這個價格有點貴,看能不能在德國買便宜點。然而我腦海裏滿滿都是問號──這個壁畫風花紋,像是心目中根深蒂固包豪斯風的德國人喜歡的設計麼?這個價格,是實用主義德國人會購買的價格麼?而這個品牌的名字也更像是意大利語或者西班牙語。除了「純鈦」這種技術性字眼聽起來有點「德國」,其他好像跟德國沒什麼關係。所以,它真的是德國貨麼?
於是我簡單在谷歌上搜索了一下,看看哪裏能買到。不出意料的,展示售賣這個壁畫風拉花缸的主要來自國內電商網站。為了再確認一下,我問了問ChatGPT關於這個品牌的信息。信息顯示,製造這個牛奶拉花缸的品牌廠家註冊地是中國某省市,並不是所謂的德國產品。
我把我知道的信息告訴朋友以後,朋友大呼上當,立刻打消了購買的念頭。
類似的情況還不止這一次,另一個朋友拿着她給父母買的所謂的「德國產」護眼保健品來找我。她的目的僅僅是想了解一下這個保健品藥廠的情況,以確保藥品的安全性。
我依然把品牌名和產品信息在谷歌上搜索,但發現這個所謂的德國保健品卻並沒有在德國任何線上或者線下的渠道進行銷售。這立刻在我腦海裏敲了警鐘──如果是正規德國生產的保健品藥品,肯定是有正規的許可和資質的,那為什麼不在德國銷售而只在中國銷售呢?
經過幾番認真地網上搜索和信息收集,才發現這只是一個註冊在德國的商標品牌,品牌廣告中列舉的多項專利和銷售宣傳信息則來自保健品代工廠,一切信息都非常的模糊混亂。總而言之,這應該不是一個百分之百的正經德國市場上銷售的保健品。但如果你真的要投訴廠家,他們可能又拿得出一些「擦邊」證明來證明它的德國「血統」。
不管怎樣,又是一起讓人頭痛的「真假德國貨」事件。諸如此類,從藥品保健品,到餐具杯具,以及鐵鍋刀叉,防不勝防。
人們喜愛德國貨,不良商家卻利用信息差和德語語言障礙來賺錢。所以,大家一定要擦亮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