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官方釋困惑信息 菲民眾:不希望與華交惡

時間:2016-07-21 03:16:30來源:大公網

圖:中國空軍轟-6K飛機在黃岩島等島礁附近空域巡航/新華社

  【大公報訊】綜合報道:南海仲裁案「結果」出爐已逾一周,菲律賓杜特爾特新政府在最初階段保持低調,但近日立場似乎搖擺不定,先是外長拒絕中方提出的談判要求,杜特爾特本人20日會晤美國議員時稱不會與中方談判,隨後又否認澄清。另一方面,菲律賓民間對仲裁案了解甚少,珍視雙邊關係,不希望中菲交惡。

  儘管中國近期密集釋放出善意,繼續推動貿易關係,表達對話的願望,還對杜特爾特新政府禁毒事業予以支持,但最初表明與中國展開談判的菲律賓政府,近日卻釋放出令人困惑的信息。

  官方釋困惑信息

  根據到訪馬尼拉的美國國會參議員墨菲19日轉述,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向美國訪問團承諾,國際仲裁結果沒有商量餘地,他不會與北京協商。杜特爾特14日才稱有意任命前總統拉莫斯擔任特使,與北京展開對話。

  不過,馬拉坎南宮20日晚澄清說,與中方進行雙邊談判、尋找和平解決方案,依舊是考慮的選項之一。

  19日,中國外長王毅在亞歐首腦會議期間,向菲律賓外長亞賽提議舉行雙邊會談卻遭拒絕。王毅稱,如果菲新政府願與中方恢復對話協商、管控分歧、改善關係,中方願相向而行。但亞賽表示:「(中國外長)要求與我們進行雙邊討論,但不能談到(南海仲裁案)仲裁結果,我告訴他,這不符合菲律賓的憲法和國家利益。」

  民眾促公開仲裁費「真相」

  另一方面,菲律賓國內民眾其實對仲裁了解不多。12日結果出爐當天,《環球時報》記者在馬尼拉老城區採訪時,沒看見相關的遊行或有關仲裁案的宣傳。在坐出租車或街上遇到菲律賓人時,記者會向他們詢問是否知道南海仲裁案,大部分民眾對仲裁結果沒有表現出特別的熱情和關注。一名出租車司機倒是說,他知道這個案子,也很關心,並贊同政府的立場,但不知道哪天出結果,也不會去看電視直播。他補充說,不管怎樣,不希望中菲交惡,「現在很多中國遊客來菲律賓玩,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對於上屆政府豪花3000萬美元(約2.34億港元)律師費搞仲裁、找美國「報銷」被拒絕,前菲律賓部長、專欄作家塔塔德18日在《馬尼拉時報》發文,認為阿基諾政府應就此向公眾公開真相。

  塔塔德說,菲律賓憲法規定,政府財政撥款一定要有法律依據。「但到目前為止,菲律賓為南海仲裁案的撥款情況一直沒有公開。」他說,關於仲裁程序的真相,阿基諾政府從來沒有老老實實向公眾講明,「不過是在聯合國國際法院所在的海牙和平宮租用了一個場地,但與國際法院一點關係都沒有」。

  塔塔德指出:「菲律賓人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沒有充分意識到,那就是中國從一開始就拒絕參與仲裁,整個仲裁過程只有(菲律賓)一方在場,這不能算作公正。」

  法官倡建「國際海洋公園」

  法律界人士也為中菲下一步怎麼走出謀策劃。菲律賓最高法院法官安東尼奧.卡皮奧近日提議,菲政府應該推動與中國等南沙聲索國簽署和平協議,宣布該地區為「國際海洋公園」和「保護區」,這才是「雙贏」的解決辦法。卡皮奧是菲政府提起南海仲裁案時的法律小組成員。

  該提議最初是由美國海洋生物學教授麥克馬努斯提出的。卡皮奧稱,該提議之所以能達到「雙贏」,是因為爭議將由此擱置50年到100年,每個國家都不會丟面子,而且都能受益。

  他認為,南海仲裁結果解決不了領土爭端。此舉亦可讓南沙暗礁重新生長,有助於魚類繁衍。

  卡皮奧還提到,應將南沙軍事基礎設施變成海洋研究和生態旅遊基地,而且各國海軍不能在該地區巡邏,只有海警可以派船隻和人員到此。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